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粮荒下的种粮大户们(2)

2008/7/17 10:24:19 来源:第一财经网

  有专家认为应该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以此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此,林万康有不同观点,他说,如果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接轨,也达到每斤6元左右,不利于社会稳定,毕竟粮食上涨太快中低收入者难以承受,而且粮价大幅提高,家家户户种粮食,粮食规模经营就无法进行。

  林万康和那些种粮大户们希望粮价慢慢上涨,消费者普遍能接受,而农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国家通过补贴帮忙消化一些,保障种粮有点钱赚。

  规模经营需要循环农业

  农业规模经营之后,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和谐,长远来看,需要发展循环农业,尽量减少农业废弃物,做到生产各环节废弃物综合利用。宁海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下称“示范区”)就是较早试点循环农业的区域,面积超过10万亩。

  到宁波市农业局走马上任一年半来,鲍尧品局长已经到宁海县考察循环农业近十次,觉得那里的循环农业发展已经颇具成效。他认为,循环农业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方面,宁波正在形成点循环和面循环,发展前途广阔。

  鲍尧品对本报记者介绍说,点循环方面,比如毛竹园、茶园养鸡,散养鸡品质好,价格高,鸡粪可以用作毛竹和茶园的肥料。而面循环就是示范区这样的区域循环,这是真正的循环农业,解决了农业内部几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作物综合利用率已达99.7%。

  2003年创办的利丰牧业现有700多头奶牛,每年消耗附近农产品基地的秸秆、菜叶、西兰花叶、青草等9000多吨,奶牛的青饲料解决了,当地农民收入也因此提高。鲍尧品说,他去考察时碰到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割青草给奶牛场送青饲料,一年可收入2万多元。

  宽敞明亮的牛舍,奶牛们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尿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旁边的沼气池,沼气用作煮饭、照明、取暖,沼液和沼渣再回归大田,用作有机肥。而奶牛粪便则收集到旁边的加工车间,成为有机肥半成品。这些半成品运送到几公里外的绿丰有机肥加工车间,再加海联畜牧等产生的猪粪,绿丰生产的1万吨有机肥再供给示范区内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不过,绿丰有机肥公司老总鲍英辉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好的技术人员留不住,生产的有机肥供过于求,有机肥虽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瓜果、粮食口感,但因为播撒不如化肥方便,施用有机肥产量低于化肥等,农民使用的积极性不高。

  对此,宁波市农业局出台了促进政策,农户使用有机肥每吨补贴80~160元,宁波财政今年拿出160万元预算用于有机肥推广。鲍尧品说,还将逐步增加扶持力度,而化肥价格的上涨也让有机肥推广比以前容易。

  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难点,鲍尧品表示,一是政府投入还不够大,各级政府上下形成共识还不够。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比如先进的滴灌技术因为投资大,还只是在试点阶段。记者在示范区内金龙浦农业基地看到,基地有管道与旁边的海联畜牧相连,只要轻按控制机房内的电磁阀,肥水就将滋养大棚内的蔬果,这些肥水由畜禽粪便沼液与清水混合而成,方便又环保。

  鲍尧品还谈到,推广循环农业还需要技术支撑,这就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他举例说,以前宁波栎社机场附近十几万亩蔺草基地,一到夏天烧蔺草浓烟滚滚,飞机都无法降落,后来利用单季稻免耕直播技术,蔺草烂在地里做水稻肥料,土壤、生态环境都得到改善。

  宁波已经在慈溪规划了一个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利用海涂资源。“再过三年,一个规划更加合理的10万亩基地将出现在杭州湾畔”,鲍尧品对此颇为期待。而林万康也打算去基地承包1万亩种水稻。

  不过,杨学军却认为,循环农业发展有些难度,目前处于示范阶段,真正大面积推广还有个过程。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废弃物利用本身又带来能源资源的消耗,没有真正解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