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安徽无为:农业灾后田间管理及改种补种意见

2008/8/11 16:48:37 来源:网友

  受今年第8号台风“凤凰”影响,我县自7月30日起出现连续降雨,棉花、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都不同程度受灾。为及时指导全县各地生产自救,特提出以下在田作物管理和改种补种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加强管理,促进在田作物恢复生产

  由于连续降雨造成田间积水,能在较短时间内排空田间积水,在田作物能恢复生长的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排涝降渍,加强田管,促进苗情转化,全力保苗。

  (一)棉花

  一要清沟沥水。对于低洼棉田,一定要及时深抽沟,做到三沟相通,沟内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二要扶正固定棉株。雨后如出现倒伏,必须及时扶正并培土壅根,对于土层浅倒伏严重的棉田要采取插杆固定的办法,就是用小竹杆或小树棍固定棉株。三要重施花铃肥。天晴过后,要及时清洗叶面污泥。对于因涝缺肥严重的棉花,每亩可浇施10-15公斤尿素,并结合喷施叶霸、绿丰95、叶面肥等,促使棉株尽快恢复生机。四要推迟打顶。涝灾将造成棉花花蕾脱落。为充分发挥棉花补偿能力强、秋后带桃率高的特点,力争多结秋桃,打顶时间可推迟5天左右。五要防治病虫害。重点要加强四代棉铃虫、斜纹夜蛾和棉盲蝽象的防治。

  (二)水稻

  被水淹没的水稻,水退后应尽快排水扶苗,洗去稻叶上污泥,尽可能排干轻烤田。单季晚粳稻正处于拔节期,当务之急是施好穗粒肥、突出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适时改种补种,力争降低灾害损失

  在田作物淹水没顶72小时以上,造成大部绝收的地区,应抓紧时间抢排,并根据积水排清时间的早迟和农时季节,本着节本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及时改种补种。

  (一)多栽双晚。要充分利用现有双晚秧苗,余缺调剂,少本栽插,力争多栽双晚。

  (二)改种秋玉米。立秋前均可播种,可采取异地营养钵育苗或直播,宜选择生育期在9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浚单2号、苏玉糯、沪玉糯等,亩用种量4-5公斤。

  (三)改种秋山芋。8月10日前,采取剪藤扦插,品种宜选择徐薯18、日本红东山芋等每扦插2000-2500苗。

  (四)改种红、绿豆。8月15日前,采取直播方式种植,主要品种有中绿1号、日本红小豆等,亩用种量2-3公斤。

  (五)改种芝麻。退水后至8月上旬,采取直播方式种植,主要品种有航芝1号、凤芝白玉等,亩用种量0.5公斤。

  (六)改种蔬菜

  1、改种花椰菜。8月15日前播种育苗,选用长征65、龙牌、申花等品种,亩用种量15-20克,6叶1心时定植,行株距60×50cm,亩栽2000株左右。采用遮阴、防暴雨育苗,花球长到一定大小时,要束叶或折叶盖花。

  2、改种萝卜。8月20日前播种,选用短叶13、夏梦等品种,亩用种量500克,行株距45×35cm,亩播4000穴左右。基肥为主,追肥做到破心轻追,破肚重追。

  3、改种胡萝卜。8月15日前播种,选用日本黑田五寸人参品种,亩用种量500克,条播,行株距15×12cm,亩栽35000穴左右。

  4、改种大白菜。8月15日前播种,选用87-114、青杂3号、丰抗70等品种,亩用种量150克,直播,行株距30×30cm,亩播7000穴左右。

  5、改种秋马铃薯。8月15日前播种,选用克新4号、早大白等当年收获的春薯,亩用种量150-200公斤,直播,行株距60×25cm,亩栽4000-4500株。

  其它可改种的短季蔬菜作物有:小白菜、青蒜、苋菜、生菜、豇豆、黄瓜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改种补种作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