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养殖业成为临桂农民增收“朝阳”产业

2008/9/18 11:05:51 来源:桂林日报

     临桂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不断加大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畜禽养殖规模化、水产养殖专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经营模式,使全县水产畜牧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朝阳”产业。2005年,该县成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2008年上半年,在克服冰冻和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县水产畜牧养殖业总产值达 8.7641亿元,同比增长 14.4%,仅水产畜牧业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75元,同比增加 236元,增长 43.78%。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促进畜禽养殖规模化。该县把农村畜禽养殖规模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温氏、利源、桂柳等大型养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县领导多次亲临公司现场为其解决建设用地、供水、供电等实际困难,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企业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积极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不断壮大全县畜牧养殖业规模。2008年上半年,龙头企业完成畜牧产值 4.8亿元,占全县水产畜牧总产值的 56.3%,拥有规模养殖户 3500多户,占全县规模养殖户的 53%。

    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促进水产养殖专业化。该县充分利用拥有水产养殖水面 3.8万亩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品养殖,加快水产养殖业专业化进程。 2008年上半年,水产品产量达 7416吨,同比增长 10.3%,居桂林市 12县之首。一是狠抓水项目的建设,加强优势水产品的发展力度。投入项目资金 200多万元,把县鱼种场建成广西最大斑点叉尾良种繁育场和禾花鲤良种繁殖场,为全区重点发展斑点叉尾、罗非鱼、禾花鲤等优势品种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苗种。二是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主要推广以禾花鱼、中华鳖、鲟鱼、斑点叉尾等优质水产品为主导的养殖。以临桂、会仙、四塘等乡镇为重点发展千亩中华鳖仿生态无公害养殖;在中庸乡引进北京北欧玛公司建设 10万公斤商品鲟养殖基地,使临桂县逐步形成以庭院龟、鳖、禾花鲤和斑点叉尾、鲟鱼为主导品种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

    实施无公害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安全化。该县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开展了以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兽(渔)药的制造、销售、使用的环节,生猪生产认证,产品认证,畜禽水产品批发等方面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了养殖、兽 (渔 )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行为,规范了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环境。同时,加强水产畜牧养殖业的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全县共建立无公害畜牧水产品产地 14个, 17个产品通过认证,建设了 15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全县无公害生产辐射带动面达 90%以上。 2008年上半年,为社会提供无公害家畜 28.4461万头、家禽 1561万羽、鱼 7416吨,极大促进了全县畜牧水产品质量的升级,促进水产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