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食品安全离不开媒体监督

2008/10/7 10:26:40 来源:南方报网

    最近,石家庄市政府就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道歉,大意是市政府在8月初接到三鹿报告后“认识不到位”、“后果估计不足”、“处置不力”,再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和控制“负面影响”而延误上报达月余,致使事态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整个奶粉危机事件说明,食品安全显然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也是政府的监管义务,但是当事件同样表明当地政府和企业都靠不住的时候,我们依靠谁呢?为什么婴儿肾结石病例早在8月以前就已出现,我们却没有听到任何媒体报道?试想假如当时就报道三鹿奶粉出了问题,还会造成那么多婴儿患病乃至死亡吗?石家庄市政府还会“认识不到位”、“后果估计不足”吗?市领导还会因为“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丢乌纱帽吗?从市政府发言人透露的原因看,之所以没有报道,是因为三鹿“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而市政府显然照办了。在全国上下对问题奶粉浑然不觉的情况下,终于发生了今天大家都亲眼看到乃至亲身经历的这一幕。

    三鹿事件表明企业是靠不住的,当地政府也未必靠得住。在收入基本固定的前提下,企业会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只要不造成如奶粉事件这样严重而显然的伤害———或更准确地说,只要不用为伤害付出额外成本,那么不择手段的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三鹿这样的全国500强企业不仅意味着可观的地方税收,而且也体现了地方“政绩”,事关地方政府自身的“形象”。因此,当问题产品出事以后,地方政府的第一反应就是协助企业控制社会“负面影响”,然后希望通过自行处理减小危害影响面、平息事态、“瞒天过海”,最后当地政府和企业都安然过关、皆大欢喜。问题在于,由于缺乏媒体监督,社会公众对整个过程毫不知情、毫无防备,因而面临巨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一旦当地政府危机处理失败,延误了危机防控的最佳时机,地方风险酿成全国性灾难,那么最终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形象”买单的将是遍布全国的广大消费者——在奶粉事件中,首先就是成千上万的结石婴儿。

    其实石家庄市政府不必过于“自责”,因为从市政府发言来看,三鹿事件发生后,政府内部处理措施不可谓“不力”。只不过市政府和三鹿都失算了,他们确实对“后果估计不足”,没有想到区区三聚氰胺竟有这么大的威力,酿成了如此弥天大祸,甚至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早知如此,当初显然不该心怀侥幸隐瞒消息,更不该由政府出面“管控和协调”媒体。在这个意义上,石家庄市政府的认识似乎仍然“不到位”:它应该向全国人民道歉的不是“处置不力”,更不是“ 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而是不应该延误上报,更不应该帮助企业“管控和协调”媒体,让全国人民都蒙在鼓里,在不知不觉中承受巨大的安全风险和伤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