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让“奥运食品监管”经验惠及13亿中国人

2008/10/15 9:02: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7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奥运保障总结表彰大会宣布,供奥食品安全合格率全部达到100%。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实现了食品供应“零中断”、餐饮运行“零投诉”和食品安全“零事故”。于是,网友呼吁赶紧推广奥运食品监管经验。

  奥运食品安全的“零事故”、“零问题”实在很重要,来自五大洲各国健将的健康岂能懈怠。在这一点上,有关部门显然交上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但若站在草根的视角来看,国人正是欣喜并愤怒着。要知道,每一个原本意义上的生命并无轻重之分,13亿人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样重若千钧。

  别抱怨国人的“攀比”或“狭隘”,当三聚氰胺对中国奶业的污染令国人不寒而栗,成千上万名幼儿的健康被无情掠夺的时候,质检部门告诉我们一个万幸的结论:供应奥运村的奶粉中未检出三聚氰胺。奥运健将们大可松一口气,而国人当然会憋一肚气。是不是有关部门只要奥运村的食品安全,不要全社会的食品安全?反过来,既然能抓好奥运村的食品安全,为何抓不好奥运村外的食品安全。还不是有关部门在重视程度上、在落实监管责任上未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问责显然不是最终目的,令有关部门深刻警醒、唤起责任并积极履责才是我们追求的效果。总结教训总会有很多,责任的沦丧则应是根本,制度的建立往往轻而易举,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往往举步维艰,因为我们在落实制度时有着太多的“厚此薄彼”或“心血来潮”,常常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此便为事故与问题预留了滋生的空间。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有此一说: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显然,“最”的参照系乃是世界各国。其实,非但是土地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同样需要“最严格”,而且是“攀比”世界标准的“最严格”。只要我们没有这样的一种挑剔与苛刻,没有如奥运村一样“零事故”的追求,任何懈怠与失职都会顺理成章,任何问题与隐患都会可能蔓延成灾。

  其实,奥运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只有一条:“最严格”。倘若哪一天我们的食品安全管理实行了、落实了“最严格”制度,13人食品安全的“零事故”就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