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澳优奶粉被污染 国外也有奶业危机(2)

2008/11/10 8:38:55 来源:慧聪网

     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不少企业建立了比较快速及时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对下了生产线的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多数时候能做到第一时间通知政府和公众召回产品。各商家还常年设有热线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同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对婴儿奶粉生产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奶粉厂家的产品就算没有安全隐患,只要被发现不含其宣称含有的营养成分,哪怕是因为某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营养流失(例如2006年发现的维生素成分氧化),也必须马上召回。

     德国:把婴儿奶粉当药品管。位于德国慕尼黑的贝希特嘎德讷营养食品厂是德国著名的奶粉生产商。该公司负责人卡特伊博士告诉了《生命时报》记者,他们奶粉60年来还没出现过问题。这有赖于公司的几条安全规则:一,选择可靠奶源地。他们选择了阿尔卑斯的奶农。这些奶农养的奶牛、饲料、饲养等都有电脑系统控制,他们都一清二楚。而且,养牛过程决不添加任何化学剂。二,加工细节非常重要,他们执行的是“欧盟生态奶粉标准”,营养的丢失很少,保留的营养成分就会多。三,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均采用电子标签芯片全程管理,通过每罐奶粉的芯片,可准确了解该罐奶粉的产地、牧场、工厂、生产线、生产时间等信息,有效地保证了食品安全。卡特伊博士还告诉记者,德国的奶粉还要经过药品监管体系。因为德国规定,婴儿配方奶粉属于药品管制,必须通过德国卫生部门的检测。

    日本:妈妈选奶粉很挑剔。森永乳业一度是日本最大的奶粉企业。可是,由于上世纪50年代该厂生产的奶粉含有高量砷,导致1.3万婴儿中毒,130多名婴幼儿死亡。这一事件成为日本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重大案件。此后,日本的妈妈们对奶粉变得十分挑剔。一位妈妈在自己的育儿博客上写到,为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奶粉,她首先向各个厂家请求试饮奶粉样品,然后从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奶粉。

    荷兰:每份交售原奶都要检验。荷兰农业部规定,由乳制品贸易委员会制定乳制品质量等级,由乳制品管理局负责监督、实施,由荷兰牛奶质量控制中心负责检验。同时,该中心受各牛奶公司的委托,负责分析、化验奶农交售的原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和卫生质量。其独立的测定结果作为各乳品公司向奶农支付奶款的依据。农户如对检验结果不服,可向乳制品管理局上诉,由乳制品管理局调查、处理。

    在荷兰,每一份交售的牛奶都被取样检验,每14天对其中的一份样品进行检验,每天对其他样品进行乳脂、蛋白质含量检验,对每一份交售的牛奶都要进行抗生素残留检验。商家每两周向奶农支付一次奶款;凡在样品检验中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需要给予扣款、罚款的,将从应支付的奶款中扣除。对于持续不能达到质量控制标准的,将给予额外罚款处理,直至质量达标。企业要有起码的良知

    “奶制品的消费者往往是婴幼儿或老年人,而这两个群体恰恰是最需要产品质量安全的。”尤其是婴幼儿,相比成人吃奶粉只是果腹或提供部分营养的需要,有些婴幼儿则是靠奶粉活命的!所以,对这样的产品,必须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首先,奶源收购方面要严格控制。“从这次的抽检结果可以看出,多家企业的产品都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院士表示,把好奶源关,是保障乳品安全的制高点。“由于奶源紧缺,下游生产商对上游原料提供者的制约不够,所以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管、惩罚、退出制度,才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