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170亩番薯卖得好,2亩番薯为何卖难?

2008/11/12 9:09:02 来源:萧山日报

  传统农产品该告别“提篮小卖”了

  眼下,正值番薯大量上市的季节。河上东山村村民金永泉的2亩番薯地里,2000斤富硒紫心番薯和500斤迷你番薯出现了“卖难”。金老汉说,今年番薯降价了,上门收购的话,紫心番薯只要3元一斤,迷你番薯2元一斤,价格比往年要便宜。面对严峻的销售形势,金永泉也外出寻找销路,不过,并没有多大效果。

  而河上蒋家坞果园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拨又一拨的番薯收购商开着车上地头来收购。果园业主俞益列脸上抑制不住笑容,他一边往包装箱里装番薯,一边说,“今年的迷你番薯很热销,紫心番薯卖到了4元/斤,黄番薯卖到了3.5元/斤,价格比去年涨了0.5元/斤。”他一共种了170亩迷你番薯,从10月份开始采收。现在他自己种植的番薯已销售一空,还到镇内邻近的村和浦阳、进化等地收购了数千斤,到目前为止累计销售番薯万余斤。

  金老汉只种了2亩的紫心番薯尚且卖不出去,而俞益列种了170亩,怎么反而销售一空?

  “迷你番薯本身没问题,关键是包装和销售。”俞益列说,为了拓宽番薯销售市场,他首先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河上”牌商标,去年,该品牌番薯又获评国家级绿色食品。同时他对销售的番薯统一尺寸、统一包装,主攻萧山和杭州的超市、单位,还将迷你番薯做成商务礼品、旅游用品等。今年,俞益列仅卖番薯的收入就达4万多元。

  区农办负责人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农产品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这正是河上金老汉番薯“卖难”的原因。蒋家坞果园的例子则告诉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生产是一个方向。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可以使多家小农户的生产聚合成一定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社统一引进农产品新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使农户在信息、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实现共享,在培训、指导和服务方面得到帮助,这样,传统农产品就不必再“提篮小卖”,而可以形成统一品牌,大大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