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19日玉米早评:交投清淡 玉米收盘下挫

2008/11/19 10:42:24 来源:中证券报

  受到天气因素,交易量清淡和认为全球玉米需求减少的观点的影响,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18日收盘下跌。CBOT主力09年3月玉米收盘下跌6-1/2美分,报收于3.96-1/2美元/蒲式耳,远月7月玉米收盘下跌7美分,报收于4.19美元/蒲式耳。

  从盘面看,昨日CBOT市场交易量清淡,盘间大部分时间交易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虽然有人声称基金早盘后期出售3,000手合约。与此同时,预计美国中西部地区一直到本周末的干旱天气可能会拖累玉米期货市场,因为一些交易商认为截止下一份收割进程报告,此地区的玉米收割工作最终可能会完成90%以上。此外,玉米的需求持续减少的观点也使得玉米价格表现疲软。

  消息面上,南非谷物信息服务中心(SAGIS)周二表示,截至11月14日当周,南非出口了17920吨白玉米,低于上周的33309吨,大部分白玉米出口至津巴布韦,该国买入了6322吨,此外,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分别进口3882吨和3640吨。同时,SAGIS也指出,地区需求增加提升了玉米的销售量。SAGIS同时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当周南非黄玉米的出口为1895吨,高于一周前的1760吨。本市场年度迄今,南非玉米出口超过110万吨,而去年全年仅为469059吨。

  主要出口商今日表示,印度2008/09年度玉米出口料从去年的300万吨大幅降至200000吨,因为期三个月的出口限制和巴西船货增加。Adani Enterprises公司副总裁助理Amit Takkar周二表示,除了中国和泰国的所有亚洲买家开始转向巴西、阿根廷、甚至美国,因为运费下跌。由于全球运费上涨,印度2007/08年度玉米出口急剧增加。Amit同时指出,巴西雷亚尔贬值速度要快于印度卢比,也使得巴西玉米出口更具有吸引力。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印度政府今年7月时宣布禁止出口玉米,直至10月15日,这也是印度政府限制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措施之一。

  近期大连玉米受政策利好提振小幅反弹,不过持续上涨动力不足,价格短暂反弹后重新回落。从基本面上看,国内玉米整体供过于求,且东北产区新玉米上市量明显增多,供应面压力成为抑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供应面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56亿吨,同时上年度国内玉米存在结余,新年度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继续维持。其次,在需求方面,由于猪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养殖业信心受挫,饲料需求恢复缓慢,玉米消费难以大幅提升。最后,深加工方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大部分大中型淀粉企业都在限产或停产,各地开工率不足50%。由此可见,玉米需求恢复仍需时日,且在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即使需求有所恢复也不会出现过于紧张的供应局面。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玉米缺乏提振,预计短期内走势仍将偏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