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天价”有机肉走俏拷问食品监管

2009/1/12 9:26:06 来源:羊城晚报

  近日,来自云贵高原的有机猪肉正式登陆广州超市,其销售价格比普通猪肉价格贵了约70%,据称目前供应全国市场的有机猪数量每天还不到100头。(1月9日《新快报》)

  近些年来,对于食品安全的渴望,让人们对于打上"绿色"、"天然"、"无公害"标签的食品青睐有加。花钱购买健康的强烈愿望,正是此类以天然、有机为名头的天价猪肉走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当"天价"有机猪肉来到人们面前时,人们不仅仅是从尝鲜的角度来审视和接受,而是蕴含着吃得健康的初衷来作出取舍的。

  正是食品问题的层出不穷让人们更加注意和看重食品安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谁生产的食品能够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心、称心,谁就能创造出商业奇迹,哪怕价格高出普通食品的几倍,人们的消费信心仍然那样高涨与坚定。

  其实,打"概念"牌来换取消费者的信任,是经营者的一种策略。而无论任何食品其品质都必须取信于民,食品安全是消费者的底线,更应是经营者的底线。这些年,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更多是经营者没有恪守住这个"底线",所以,当一种以"有机"概念出现的猪肉呈现在人们面前并赢得追捧时,我们有理由追问:概念与品质是不是能够画等号。这不仅考验生产者,同时也在拷问监管者。

  应当看到,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天价"有机猪肉的追捧,向食品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食品生产是一种良心与责任交融在一起的行业,必须对消费者高度的负责。而食品安全的监管则是责任与道义的双重要求,也必须对消费者高度的负责。生产者与监管者的双重尽责则是食品生产与安全的两个根本保证。而现实情况则是生产与监管者在维护食品安全上不时错位和缺位,导致食品安全屡出乱子,屡伤消费者。

  今天,当各种打上"有机"标签的食品出现在市场时,作为监管者,应从监管的角度,对于这种迎合人们消费心理与需求的食品进行必要与必须的检验,避免生产者打着"有机"概念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在追捧有机食品时,也应多长一个心眼,不要让"有机"概念给忽悠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