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中有无三聚氰胺25秒即知

2009/1/23 14:30:07 来源:深圳晚报

     “检测可以在高度开放的环境下以每分钟两个样本的速度开展。”——库克斯

  新华社今晨供本报特稿 美国印第安纳州珀杜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研发出一种可快速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融合质谱分析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在开放式环境下使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过程迅速、结果准确等特点。

  25秒钟出结果

  研究小组领导者、珀杜大学教授格雷厄姆·库克斯介绍说,新方法只需大约25秒钟时间,即可检测出液态奶或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即使含量极其微小。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无味低毒,微溶于水,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材料以及织物整理剂等。

  根据新方法检测流程,研究人员首先借助氦气或其他气体,使一组带电粒子附着于所提取的奶制品样本表面。这些带电粒子与样本中的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作用,使这些分子带电荷并具有质量。随后,质谱仪得以识别、分析这些分子。

  库克斯说,检测中加热样本有助于加速电离。例如,液态奶等液体在加热时会挥发,其挥发后的残余物提取后可用于检测。

  十亿分之一含量也可测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去年11月为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标准:奶粉不得同时含有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三聚氰酸,如果含有其中任一种物质,其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一。

  库克斯说,即使食品没有直接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少量这种物质有时也会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混入。鉴于这种情况,新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可检测出奶制品中十亿分之一的三聚氰胺含量。

  或可每人配备一台

  除具备检测灵敏度高、过程迅速的特点外,库克斯团队研发的三聚氰胺速测法还采用了新型开放式电离技术,使检测变得更简便且高效。

  库克斯说,新方法融合了常用的质谱分析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前者虽然兼具灵敏性和准确性,但大部分质谱仪要求对样本作处理,并需要将其保持在真空环境下检测。质谱分析法是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按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则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部分电离等离子体,来完成一定工业生产目标。

  “开放式电离技术,例如我们所采用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大大降低质谱仪的一些‘高要求’。”库克斯说,“这种方法具备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定量检测准确性,是眼下所急需、能检测出复杂混合物中所含三聚氰胺的一种简便、可靠手段。”

  他还预测,由于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物品中所含相关化学成分的信息,质谱仪将变得更易于操作和携带。“或许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有一台质谱仪,遇到问题时随时展开检测。”(闫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