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长胜镇走出一条生猪产业化致富之路

2009/1/24 14:52:57 来源:网友

     作为内蒙古绿色生猪第一镇的敖汉旗长胜镇,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主打绿色生猪品牌,采取“公司+基地+协会”的现代运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强镇兴村富民的生猪产业化致富之路。目前长胜镇具有年出栏10万口以上生猪的规模,年饲养30万口生猪的饲养潜力。生猪及产品远销北京、大连等大中城市,具有很好的知名度。2005年,他们还注册了“绿色长胜”牌生猪,成为内蒙古第一家、全国第二家注册集体生猪商标的乡镇,这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运用绿色无公害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引进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树立了现代畜牧业的新典型。按统一标准改建圈舍,统一推广优良品种,统一防疫灭病,统一使用无公害、无激素的优良饲料,统一由协会销售生猪和一体化服务的绿色无公害“五统一”标准要求,重点建设了无公害养殖专业村10个,养殖小区18个,年出栏30口以上的大户2000户,年出栏1000口的标准化养猪场2处,年出栏10000口的养猪场1处,年出栏1600口基础种猪的优质猪场1处。2008年全镇出栏生猪近10万口,创纯收入5000余万元,存栏73100口。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了生猪产业协会,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运作,成立了两个规范化专业养猪合作社,在生产基地村成立了10个分会,协会吸纳会员2500人,3年内发展会员1万人。协会重点开展“五个一”服务,即建立了一个生猪产业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科技、市场信息;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担任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顾问,每年培训不少于5次,培训人员不少于2000人;成立了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开通了服务电话;每个养猪大户有一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资料;每个重点户都有一名具备中等专业技术水平的明白人。

  依托龙头企业,完善生猪产业链条。以年屠宰30万口生猪的内蒙古家乐都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了以生产无公害饲料为主的赤峰龙首牧业有限公司;以供应优质二元杂交母猪为主的长胜甸子种猪场;以供应优质仔猪为主的鑫三元、显光等5个仔猪育肥场;以生产育肥猪为主的长胜村户外家庭养殖示范小区和正在投资建设中的长胜万口绿色生猪育肥场,达到了年出栏10万口以上绿色无公害生猪的生产能力,形成了饲料供应、种猪供应、仔猪供应、生猪育肥、回收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完整、高效的产业化链条。实现了企业与养殖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发展局面。

  强化基地建设,保障养殖户利益。对无公害基地示范小区和重点养殖大户,企业通过协会提供“三供”、“四免”、“五保证”。三供是:优惠供应种猪,赊销供应饲料、仔猪,进价供应兽药;四免是:免费技术培训,免费防疫灭病,免费送料上门,免费设计猪场;五保证是:保证生猪收购,保证优质优价,保证全天候服务随叫随到,保证饲料兽药质量,保证对农户的政策扶持。企业采用两种利益分配形式连接农户,把劳动能力较弱的农户列为生猪放养对象,每个对象放养15公斤重的仔猪5至8口,通过服务,农户喂养100天达到100公斤后,公司及时回收,每口猪为农户付给喂养工资80元。把有一定投入能力和饲养技术的农户列入联养对象,签订合同,必保每口育肥猪赚利润200元以上,且随行就市,确保养殖户得到效益。

  制定优惠政策,培育养猪大户,打造绿色生猪品牌。专业村内一次性购买100口以上优质二元杂交基础种猪的,镇政府协调贷款,同时每口母猪补贴100元,每口种公猪补贴200元;存栏母猪5口以上或年出栏30口以上的育肥猪大户新建棚圈的,每平方米补助20元;对新建二元母猪繁殖场和千口以上规模育肥场的列入重点项目支持;为家乐都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自育优质育肥猪年出栏超过500口的,奖给1000元;对取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赤峰市知名品牌的企业或个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