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咬春”让春饼店火了一把 豆芽都身价倍涨

2009/2/5 11:21:47 来源:沈阳日报

  春节刚过,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翩然而至。“立春”民间习俗很多,吃春饼最为常见,这让沈城的春饼店“火了一把”,当天营业额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就连卷饼菜豆芽都跟着身价大涨。

  时差闹出两个“立春”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而今年出现两个版本的“立春”,是因为时差的关系。

  专家解释,今年“立春”的时间是0时50分,是一天的交界点过一点儿。按北京时间计算,此时就应该算是2月4日,即大年初十。但受到地域影响,今年“立春”就产生了时间差。而日历由不同地区的企业印制,这导致市面上的日历出现了两个版本的“立春”。

  民俗专家认为,日历上两个不同的“立春”时间都没有错,但从2005年到2009年,立春的日期都是在2月4日,这说明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

  春饼一天卖出两三万张

  “这两天吃春饼的人很多,上座率每天都在80%以上,一天能卖出两三万张,营业额比平时增加了不少。”胡同里海鲜春饼店老板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4日当日营业额达6万元,这是平时营业额的两倍。

  为了迎接“立春”,沈城上千家春饼店也是积极“备战”,推出了白面、玉米面、蔬菜面、荞麦面等多种春饼。另外,沈城老字号也纷纷开始为“咬春”忙活。一家知名的老字号这几天加班加点生产酱肘子,以满足广大市民“咬春”的需求。

  豆芽遇“春”身价倍涨

  吃春饼自然少不了豆芽菜。4日当天,市场中最“牛”的菜莫过于豆芽。记者从长江农贸市场了解到,平时2.4元/公斤的豆芽,当天卖到了四五元钱一公斤,而且购买的人源源不断。

  销售豆制品两年的汤师傅介绍:“去年‘立春’没有经验,进的15公斤豆芽,一上午就卖光了。今年我进了30公斤,晚上4点多钟便卖得所剩无几了。至于价格,过了‘立春’就恢复正常了。”

  相关链接

  “咬春”的民间风俗

  “立春”之日,中国民间习惯吃面饼、萝卜、姜、葱,称为“咬春”。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立春”吃春饼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