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酒店果汁内藏猫腻 消费上亿成糊涂账

2009/2/6 14:11:19 来源:合肥晚报

  武汉、上海等地有关鲜榨果汁兑入大量添加剂的做法,被相关媒体披露,引起市民广泛关注,记者连日走访合肥市场发现,鲜榨果汁“掺假”问题在合肥一些酒店内俨然成为“潜规则”,对此,质监部门专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关鉴别维权方法。

  记者走访发现,中高档中餐厅、西餐厅、酒吧等场所是合肥餐饮市场鲜榨果汁销售的重点区域,每杯鲜榨果汁的售价约为10~20元,很受一些顾客的欢迎。在蒙城路上的一家高档中餐店,经理介绍每晚销售的鲜榨果汁大约为40扎。而根据中国餐饮协会测算,武汉、合肥等大中型城市,每个城市数千家餐饮企业每年售出鲜榨果汁达到亿元,可大多数人对喝到的究竟是什么东西都不知情。

  “其实,鲜榨果汁加点‘调料’的做法,早就是行业的‘潜规则’了。”红星路上一家酒店的酒水员小包透露,“我在不少家酒店工作过,几乎没有几家酒店销售100%的鲜榨果汁,一般都要加水,然后配上稳定剂、增稠剂、食用色素,再差些的直接兑进糖精、香精或是果汁浓缩液。一杯一二十元的鲜榨果汁,成本也就几块钱而已。”

  对于酒水员的现身说法,合肥餐饮界的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认可。而工商管理部门也表示,接受过不少消费者关于鲜榨果汁掺假的投诉,在先前的检查工作也曾经涉及。

  记者随后从安徽质监局了解到,鲜榨果汁在国内还没有产品标准,目前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果蔬汁类产品主要采用一个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19297),其中仅对“低温复原果汁”下了定义。但与此同时,国家为确保食品标签的真实性,已颁布实施《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该标准指出,果汁与饮料须明确区分,名称不能混用。目前果汁饮品分三类:一是由冷冻浓缩果汁稀释而成;二是浓度已调到与原汁相似的非浓缩果汁;三是真正现榨现做的新鲜果汁,其中前两种都不能冠以“鲜”字。因此,根据这一法规,酒店将果汁加入水或一些添加剂调配而成的饮料,都不能被称为“鲜榨果汁”,最多可称为“现榨果汁”。

  “真正的鲜榨果汁营养要求非常高,以橙汁为例,一扎1250毫升的鲜榨橙汁需要近20个橙子,每扎含790毫克维生素C。”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分析,“很多酒店内出售的所谓‘鲜榨果汁’,严格来说只是一种带果肉的果味饮料。这种添加了水或色素、甜蜜素的果汁,容易出现液体分离的现象,即果汁浮在杯子上,下半部分出现水样稀释液体。消费者可以据此判断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