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马后炮现象该结束了

2009/2/20 11:23:53 来源:网友

    如果单从制度上说,我国的食品安全制度一点不比发达国家差,有的甚至还更为细致。可是在安全检查问题的执行上,却普遍存在“马后炮”的弊端,有的甚至知错不改、肆意隐瞒,连“马后炮”都没有。

    比如,我国明确规定,兽药是我们国家严格控制的产品,无论瘦肉精、激素还是氯霉素等都不能滥用。

    但即便如此,瘦肉精的滥用事件仍并不鲜见。就在前不久,瘦肉精猪肉还现身南方部分城市。与三聚氰胺事件的后果一样,最终还是无辜的人们成为这种化学试剂的牺牲品。

    回头看看这些案例,哪个不是先有大胆企业违规,后被消费者吃进肚里,产生了副作用才得到纠正?

    人们之所以把食品安全检查称作“马后炮”,就是对于当前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投不信任票。吃什么?怎么吃?关系家家户户的大事情。如果食品安全设防成为了“马后炮”,谁能保证吃了以后再纠错的事件不会屡屡出现?

    可喜的是,据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一个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规划,内容是将重点关注食品安全指标,强化产品和原料中的农残、药残、重金属的监控和分析,大力推广原料基地建设。同时还将对行业标准缺失严重的食品添加剂行业,在三年内完成300项标准制定工作。

    我们无从知晓这个规划的具体内容究竟如何,但有关部门的初衷很明显,就是要把食品安全检查的“要塞”,从事后检查,迁移到从企业原材料的源头上来监管,切实解决“马后炮”的弊政。

    记得不久前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份食品安全黑名单计划,意在凡是上了黑名单的企业,都将成为市场的弃儿。这项制度好是好,不过依然存在“马后炮”之嫌。

    试想,当年苏丹红的问题,之所以涉及的企业里有那么多知名品牌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原因也是一样,都是查出来才叫停的事后管理法。至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之久了,从三鹿事件到前不久的瘦肉精事件,显然有效的监管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

    有食品专家呼吁:食品安全不能只停留在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等质检层面,应该从生产者的角度建立新的食品加工模式,以生产出更安全的新产品。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群防群治的监督模式,建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全程监督队伍。假如真的这样实行了,没准儿还可能是增加就业的一个新出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