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奶里不添“诚信”添什么?

2009/2/27 13:49:55 来源:慧聪网

     “三聚氰胺”一个化学名词。以前只有化学专家才熟知的物质,所衍生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建材之中,目前却让中国乃至世界的老百姓耳熟能详,谈“虎”色变。老百姓真正认识三聚氰胺的渠道其实很单纯——食品,而且是广泛被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奶粉(作为家长,谁不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当三聚氰胺被端上餐桌的第一天也就正式注定了它让人很伤心,伤心的结果导致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它让一个庞大的食品企业在短时间轰然倒塌,使得更多的食品企业从多事之秋的2008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社会舆论声讨的对象。有一句古语:多行不义必自毙。用在此时此地再恰当不过了,此事一出,这不得不让人引起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深度联想与高度警惕。最初的“三鹿”倒下了,奶制品企业第一阵营的“蒙牛”、“伊利”在这风口浪尖受到了重创,损失以亿计,笔者认为最重要地损失不是钱,而是品牌之箭重创了老百姓的心所带来负面影响,伤得很深,要想恢复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这是一次“心”伤,因此,损失最重要的也是企业最根本的——诚信,而这个损失需要用多少时间加以弥补不得而知。     

  接下来沸沸扬扬的“多美滋”事件,再到日前“好丽友”风波,无一例外的与这个响当当的化学名词三聚氰胺串到了一起。是偶然,还是必然?有人喜来有人忧,只有老百姓心在颤抖。那我们要试问食品企业,我们企业的诚信在哪里?我们吃什么是安全的?也许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别有心用的人利用媒体传播搅混水,但我们更应擦亮我们的眼睛,把食品安全真正放在第一位,在品头论足之余我们每个人还有社会责任。


  近日,“好丽友”再次转入“三聚氰胺”风波中,在危机应对中,好丽友(中国)发表说明:“好丽友(中国)所有产品均为中国本土生产,与韩国好丽友产品原材料采购完全分离,好丽友(中国)从来没有从西班牙采购过食品添加剂,也从来没有使用过原产自西班牙的食品添加剂,媒体报道中的西班牙添加剂事件和中国好丽友是没有关系的……”;淘宝网应声立即下架所有在线销售的“好丽友”食品。从以上两个现象可见一斑,营销是一门多么高深的学问,谁都不愿意卷入风波漩涡之中,不论大小真假。但此举来看,先不说是企业逃避责任,至少有避重就轻之嫌,明哲保身也很符合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不知在启动公关危机营销时,有没有想到两个成语:一是同舟共济;二是唇亡齿寒。话说回来,食品行业走到今天这个份上,可以这样来描述今天的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就是一个水塘,时不时有人向水塘里扔石子,本没有什么,看的人多了,很热闹,扔的人也就更多了,因为扔石子不需要象奶里加“三聚氰胺”那么高的技术难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扔石子本来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如凑热闹、愤慨、落井下石……扔的人多了,也许水份就少了,亦或水塘会缩小。谁在这个水塘边导演这场闹剧?有人哭的同时必定有人在笑,如果这种笑是蓄意的,也许有一天会比今天的哭更难堪,大家不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     

  就此总结一下:很多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但有一些事物被人为的潜规则了,在圈里人默认的状态下一直存在,在市场利益分配不激烈,或对人身安全没有造成重大影响或重大社会影响等情况下,也许没有人愿意扯开这层蒙胧的纱幕。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度越来越高,企业竞争激烈加剧,当事故出现时,从引起震动到真相揭露再到后来的声讨与纠错,各方都作出最有力最快速的回应,但必须得有人为出现的事故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潜规则不在潜水时,企业诚信将接受时间地考验。也许不止于一个“三鹿”,但老百姓也并不愿看见下一个“三鹿”再倒下。笔者认为,本着消费者健康出发将食品安全放在生产第一位再思考别的,企业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责任,更有这个必要。     

  三鹿不诚信,伊利,蒙牛,多美滋,好丽友……请问食品企业里的知名品牌,奶里不添“诚信”添什么?让别人爱你不容易,用真诚换忠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来说,用多少墨水写多少字,字字尽忠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