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QS认证 谁也讨好不了

2009/3/3 9:28:12 来源:信息时报

  企业: 高收费徒增成本 市民: 贴了未必就安全 质监: 无法杜绝假冒QS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黄细花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去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使市民在热议无良企业的同时,也把目光集中到了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去年,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实施的强制QS认证范围越来越广,包括汤圆、河粉、豆制品等等产品新增为强制QS认证食品。不过,去年多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证实,QS认证似乎并未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据调查,不少企业认为,QS认证徒增生产成本,变相提高企业的生产价,而且市面上不少QS认证标签是假的。另一方面,大部分市民对QS并不买账,购买食品根本不看“QS”。而质量监督部门也不满意:发QS认证的是质监部门,在市场终端检查有没有“QS作假”的却是工商部门,因此无法杜绝一些食品企业冒认“QS”的行为。除了QS外,很多商品遍身贴满了认证标志,比如ISO、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等等。这些认证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似乎没有人知道。

  黄细花说,应该承认,“QS”在提高食品质量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尚有改进的空间。如在初级农产品经简单加工后是否该加贴QS证这一点上并没有明确。换言之,这些产品该由谁监测、出现质量问题该由谁负责就很难界定。QS只对食物进行监测,但现在引发健康安全的隐患很多,除食物外,还有遗传和环境,尤其是环境,其隐患如何进入食物链、有着怎样的潜在危害,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其风险有待进一步评估。

  对此,黄细花提出建议:弱化长期以来以QS为食品安全标志的功能,强化食品终端检测监控。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对可能发生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风险警示,并适时由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终端检测监控网络,以弥补在日常食品监督过程检测中空白,把好百姓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