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超市降价黑幕曝光 为转嫁风险提高进场费(2)

2009/3/12 11:22:05 来源:搜狐网

  费用“潜规则”

  超市收供货商几十种费用

  “每年整体的销售额大概是70~80万,其中40%给超市或卖场了。”在西安经营小食品生意的梁经理也有同样的遭遇,他表示,光是进场费,有时候一次性就支付5000元到10000元。

  史风认为,现在能在超市挣钱的供货商有两种:大品牌的代理商,厂家利润空间比较高,会替供货商承担各种费用;还有一类是做特殊产品的供货商,竞争对手少,利润空间大。

  西安市商联会供货商分会秘书长李明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些超市对供货商收取各种费用至少有30余种。

  供货商:钱用来支撑超市扩张

  超市收取的钱哪里去了?更有供货商指出,一些超市经常把拖欠的货款转移,进行跑马圈地式的连锁扩张或做其他的实体行业。

  “在超市的快速扩张中,80%左右的资金来源于供货商。”据一些供货商反映,按照一家大型超市容纳1700余家供货商、每家缴纳一万元计算,超市新开店就会收取1700万元费用,这笔费用完全够超市支付房租。“大型超市基本上在做无本生意,货款是赊欠的、工作人员是现招的、房租是供货商的。”李明说。

  转嫁“潜规则”

  “其实双方的斗争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供货商刘先生透露,由于超市经常拖欠或者收取一些名目繁多的费用,让不少供货商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为挽回损失或者赢利,一些供货商就从商品上想办法。

  业内人士透露,他们经常的做法是,抬高商品的批发价或以次充好。“超市里边不少商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东西却越来越不如以前,就是这个原因。”该人士说,“进场费等就无形中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重大节日时,商品会大幅度打折促销,大多数时候超市为吸引人气,强制降低商品进货价格。”刘先生说,对消费者来说,低价无疑是个好事,但最让人担心的是,生产商没有利润的时候,可能会降低生产成本。“质量就有可能降低或劣质产品就会出现。”

  西安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说,超市对产品定价先要找利润目标,一般情况下,要比传统毛利率高出约3%。“碰到竞争或消费者无法认同这个价格时,我们会想办法提高其他敏感度较低的商品售价或降低进价,以弥补亏损。”

  ■政府关注

  资金链存安全隐患零售企业不得扩规模

  西安市商贸局相关信息显示,去年12月份,西安很多超市整体销售金额出现下滑。西安市商贸局有关人士说,这对更多依赖于供货商资金所建立起来的大型连锁超市,将存在很大的隐忧。今年,西安已有个别超市出现关门或货架货物减少。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部分零售企业利润来源越来越依赖收取供货商的各种名目的费用,这样将造成零售企业的资金链脆弱,容易引发风险。省商务厅明确提出,对资金链安全隐患较大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不得再扩大经营规模,对已经发生风险的企业,要在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法律人士要加大行政法规的惩罚性

  “关键要加大行政法规的惩罚性。”西安律师李晓东表示,打官司耗费时间和精力,对供货商来说,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在国外,对于零售商拖欠供货商货款,惩罚金都特别高,这就让零售商不敢拖欠供货商货款。

  他认为,目前这种普遍问题已涉及国家的整体流通体系,单纯使用合同法或者反垄断法显然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确实需要国家通过对商业的立法来约束双方行为。

  ■经济学家靠收通道费用赚利润不长久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康表示,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利润比外资企业低很多,在零售商利润降低时,必然寻找可以弥补的办法,对象只能是供货商。这种情况下,供货商应努力使自己壮大,只要能在一个地区或者所在行业中占据相对领先的位置,才有与零售商“谈判”的实力。

  专门研究商业的学者王芬指出,目前零售业利润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进销差价、向供货商要利润和向供应链要利润。“目前国内大多数零售企业停留于第二个阶段。”她说,随着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靠收取通道费用赚取利润毕竟不能长久。“整合供货商资源、与供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景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