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石家庄:“限塑令”难落实 超薄袋又“回潮”

2009/4/3 16:07:40 来源:河北日报

  “‘限塑令’刚实行时,还有人来检查,也强行推行过合格的塑料袋,但现在早没人管塑料袋超不超薄、收不收费了。”4月1日上午,在石家庄市谈北路集贸市场一位卖菜的小贩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场,除个别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外,大多数人都使用商贩提供的免费超薄塑料袋。

  “禁止使用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或者变相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从去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至今已10个月了,可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一规定在大商场、超市里执行较好,但在使用塑料袋最多的集贸市场,却是“令行禁不止”。

  记者转了省会几家集贸市场和街边店,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一些经营者早已想不起有个“限塑令”了。

  在东马路一集贸市场内,每个菜摊都挂着几沓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记者买了三种蔬菜,摊贩用三个超薄塑料袋分别装了起来。

  “这种超薄的塑料袋不是不让用了吗?”记者问卖菜的摊贩。“这事儿管不住,你看市场里谁不是用这种薄袋子。”面对记者的提问摊贩很不以为然。“一共就买二三块钱的菜,收你5毛钱的袋子钱,你乐不乐意?我们还做不做生意?”

  在这个市场,记者刚好遇到一位专门送塑料袋的商贩,他说“限塑令”刚实行时这种超薄袋销售量有所下降,但后来销售量就和“限塑令”前差不多了。他有自己的固定客户,每天都要卖出上万个。

  “‘限塑令’除了让超市本来免费提供的塑料袋改成收费外,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在北国超市先天下店刚刚购物出来的于小姐告诉记者。“每次来超市都会买许多东西,不可能准备几个购物袋,只好花钱用超市的。”于小姐用了大小4个塑料袋,她说,买了近百元的商品,花一元钱的袋子钱也无所谓。

  “要根本解决超薄袋问题,首先要管住生产环节,源头管不住,市场就很难杜绝。”石家庄市工商局一位市场管理人员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找不到塑料袋的有效替代品,在当前监管很难到位的情况下,单纯要求老百姓一味舍弃塑料袋,只能是政府一厢情愿。”

  省会一位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士指出,国际上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是源头控制减量、促进回收利用、局部实行限制、鼓励发展替代,国内不少专家也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鼓励发展替代”。但从目前看,在没有找到塑料袋替代品之前,“限塑令”很难不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