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深圳市质监局从源头入手“问诊”食品安全监管

2009/4/20 8:56:47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4月9日,深圳市质监局公布了该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危害因素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并要求各分局和局属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通过调查摸底、分析研究,结合集中整治,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

  该局要求,通过对食品生产行业状况信息、产品检验信息和日常监管信息的收集,对各类食品中自然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可能人为添加的物质以及以前发现的各种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力求比较全面地掌握辖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每个行业存在的问题、每类产品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每个企业的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深入排查隐患,为有效改进、完善监管控制措施、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消除生产环节食品安全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近年来,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品原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对于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该局提出了具体措施:收集和分析巡查、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企业年审、回访等日常监管环节发现的问题。通过明察暗访、行业调研、市场和消费环节调查等方式,对高风险、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源性食品、特殊人群食品、容易制假食品以及企业外周环境存在化学毒害因素(如位于化工厂附近)的生产加工食品,认真开展危害因素调查分析,重点查访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等违法行为。在确保现有监督抽查力度不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标准项目以外涉及安全问题的非常规性项目的专项监督检验,通过对检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隐患。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需要群策群力。深圳市质监部门注重加强食品监管、稽查、举报投诉、宣传等部门以及技术机构的沟通配合,同时密切与基层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人大政协、行业协会、大专院校食品专家、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等的联系,拓宽收集食品违法行为线索的渠道,广泛听取积极建议。

  为了保证成效,该局通过边调查边整治,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一查生产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三查重点地区和行业,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领导责任。四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查找质监部门监管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提升工作效能,采取更有力举措,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

  6月30日之前,深圳市质监局将完成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类别调查分析。在此期间,各分局和检测技术机构将结合实际选择若干重点行业和产品类别开展有关调查工作,包括乳制品、豆制品、花生油、食用调和油、酱油、含乳饮料、果蔬饮料、河粉、肉制品、小麦(2156,-3.00,-0.14%)粉和茶叶等重点行业和产品类别。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