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专挑“虫口菜”的无奈

2009/4/19 9:03:52 来源:广州日报

  人们不得不佩服老百姓的聪明才智,不得不赞叹众街坊以至老大爷、老大娘的产品质量检验水平。

  你看,老大娘到菜市场买菜,专挑那被虫蛀过的叶菜买。她说,吃这种菜比较放心、少农药;买豆芽菜,挑那瘦的,而不要那短身肥壮的,她说“后者用尿素催大的”;买鱼,挑那瘦身无肚腩的,如果鱼身肥而短,小心它是用药物催养的;买猪肉,要买皮下相当厚肥的,如果皮下相连的全是瘦肉就不要买了,后者会是“瘦肉精”猪;买仿瓷餐具,在微波炉里转一下,发现餐具发黑,就不要用了;买煲汤用的剑花,挑那黄赤色的,而不买雪白的,因后者会经药物漂白;买黑芝麻用清水浸一浸,看它是否被染色。买蚝豉,不要买那种一摸便满手油的,因为有油蚝豉可能已经变质,而用工业油将其“润色”了……

  俗语说,“久病成医”,消费者上当的次数多了,学精了,“实践出真知”,竟被培养成“检测员”。可惜,对于这个“成绩”,却不值得额手称庆。倒是值得监管部门去反思。正因为他们许多时候成了“生虫拐杖”,老百姓觉得“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去把食品安全关了。

  可是,消费者能掌握到的信息、知识极其有限,想不出事,是很难的。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严密的检测网络,要有科学的、周全的检测标准、检测制度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果如此,老百姓入口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平民检测员”就都光荣“下岗”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