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毒碗”正在潜伏 查禁,监管部门应“合唱”

2009/4/23 16:56:25 来源:新华网

   近日,记者在呼和浩特荣兴等批发市场发现大量无合格证,更无QS标志的仿瓷餐具,央视曝光的“和顺”牌仿瓷餐具也在其中。而据了解,这些“无证”产品大多流向了小型餐饮企业和家庭,其中,快餐店、麻辣烫店尤甚。

    有问题?不知道

    “老板,这些仿瓷餐具怎么都没有合格证啊?”

    “有些没有,有些也有啊。”说着,老板从众多无证仿瓷餐具中找出了一个贴有合格证的产品,记者仔细一看,生产厂家竟是:东莞市和顺美耐皿器有限公司。“这个厂家刚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他们使用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你这个东西很可能有毒。”

    “啊?它贴有合格证我也不知道啊。”老板一脸疑惑。

    这是记者在呼和浩特荣兴批发市场采访时遇到的真实一幕。鹏达厨具批发部老板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决定,“今天下午就要开始张罗退货了。这东西,只要上头有通知说不让卖,我就不卖了,也挣不了几个钱。”说这话时,老板的批发部里还摆放着满满一架没有生产合格证和QS标志的仿瓷餐具。

    4月22日,记者在荣兴批发市场看到,各种样式没有合格证和QS标志的仿瓷餐具可谓琳琅满目,售货员说,去年有一家北京公司挨家挨户推销他们的产品,现在好多人都用这个厂家的货,还有一些餐具,厂家基本都在浙江、广东。

    然而还有不少销售商对于近期热议的“毒碗”话题却不知情。记者在文庙街采访时,老朱不锈钢店老板望着带有合格证的仿瓷餐具,一脸吃惊,“现在怎么又不行了?”

    浙江塑料制品店盛老板话语之中更显无奈,“我们经销商,哪里知道什么产品合格,什么不合格,按理说,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问题就应该治生产厂家。”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等机构的调查,全国仿瓷餐具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截至2009年3月15日,获得QS生产许可的企业只有29家,备案出口的生产企业有100家左右,相当于90%以上的企业在违法生产。

    谁“忽悠”了我们?

    梁楚南抬头望了望诚信批发部门口,发现没人注意,开始在层层包装箱中翻寻记者想要的仿瓷碗。

    据称去年年底,有出租车司机对梁说,有媒体已经曝光仿瓷餐具有问题,小心工商部门来罚你。从那时起,诚信批发部老板梁楚南就认为无证仿瓷餐具已被禁止销售,自己赶紧把已进的货收了起来,有人主动要时才拿出来。

    梁楚南被忽悠了,同样被忽悠的还有不少购买过仿瓷餐具的消费者。

    2008年底媒体披露一些厂家在生产仿瓷餐具时参杂使用含致癌物质的材料尿素甲醛树脂,这种仿瓷餐具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遇水就会溶解,释放出甲醛和尿素这些有害物质。

    媒体曝光后,今年1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第一份调查报告称,质检部门于2008年底组织对所有品种的仿瓷餐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目前大中型商场、超市销售的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安全指标全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据记者了解,这个国家标准是1988年由卫生部颁布、翌年实施的《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至今未进行过修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