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摊派烟草风波背后透出了啥样的无奈?

2009/5/14 11:23:51 来源:华律网

    曾有湖北汉川市政府发文卖酒,今有湖北省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发文卖烟,这些“烟酒文件”一经披露,就遭到了“一边倒”式的批评和指责。其实,“烟酒文件”背后透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的无奈。

  曾有湖北汉川市政府发文卖酒,今有湖北省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发文卖烟,这些“烟酒文件”一经披露,就遭到了“一边倒”式的批评和指责。其实,“烟酒文件”背后透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的无奈。

  首先说,“烟酒文件”并不能起到促进公款消费烟酒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说,一些没有出“烟酒文件”的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照样存在每年都要花掉大量的公款来买烟酒的现象,就是出台“烟酒文件”的这两个地方,公款消费烟酒的数量与出台“烟酒文件”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可能是实际消费数量远远大于文件规定的指标数量。抽烟必是名烟,喝酒必是名酒,早已成为公款接待中的公开的秘密。当然在报帐发票上决不会有名酒名烟的品名,这一点凡是销售商都懂得的。对于地方上的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烟酒,是很少被用到的。如果都能按照“烟酒文件”的要求,公款接待一律用本地的烟酒,接待费是定然会下降的。

  “烟酒”文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地方企业推销产品。要说有“官商勾结”,那是需要确凿证据的,要说是地方保护主义那是明显的事实。地方企业特别是地方骨干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是关系到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二是关系到地方的财政收入,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指标的升降。所以,如何保护和扶持好本地企业,使他们的产品“亮起来”,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的“心头病”。因此很多地方就要求,凡是公款接待的都一律用本地的烟酒、本地的土特产,一方面说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说是为本地创造利税,再一方面说也是要大力宣传本地产品。只是很多地方没有像汉川市、公安县那么“笨”那么胆大妄为地公开发文件,大多数地方都是领导在口头上讲了,下面都默默地尽可能地照着做。

  然而,如果仅仅是主要领导说了,效果虽有但不大。政府的接待办可以照着做,各个部门就可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消费本地产品”的愿望就可能落空。用发文件的方式,让企业直接介入监督,效果自然就会大不一样了。但像公安县那样,不分具体情况的把公款消费本地烟酒作为各个单位的一项硬性任务摊派下去,反倒背上了一个“促成公款消费烟酒”的恶名,实在是欠妥当的。现在的官场就是流行一种怪现象:有些事情可以做出来但不能说出来,当然更不能写进文件里;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也可以说,唯独不能写在文件上;有些事情不一定做得到,但一定要说到,最好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件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