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业灰幕:1吨伪“无抗奶”3小时“造”(2)

2009/5/16 13:42:02 来源:第一财经网

    假“无抗奶”如何制造

    出于逃避检测等各种目的,目前我国假“无抗奶”制造技术之发达令人吃惊。

    所谓酶是指由蛋白质(少数为RNA)组成的生物催化剂,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其这一特点被不法分子用以快速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

    “国内多数乳品企业对于不同程度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乳采取降价收购和拒收的原则,出于经济的驱动……市场上出现了人为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无抗奶’。”一家大型奶企申请的《一种乳制品中抗生素水解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的专利如此写道。

    CBN记者发现,这项为检验假“无抗奶”而专门研发的专利申请时间是2008年6月24日。

    该专利中还描述称,“从2005年至今就有数家公司出售分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酶制剂”,“市售的抗生素分解剂是一种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青霉素酶,每瓶约4ml,在8摄氏度~10摄氏度条件下置一晚或反应12小时,即可以使3~4吨有抗奶转变为‘人造’无抗奶。”

    与此同时,另一家大型奶企也在2008年11月12日申请了类似专利,《一种检测乳中抗生素和/或抗生素拮抗剂的方法》。

    这份专利写道,“根据经验,18ml的beta-内酰酰胺(CBN注:beta-内酰酰胺抗生素拮抗剂)37摄氏度下2~2.5小时,或25摄氏度以上3小时条件下能将1吨原奶内含有的10ppb的beta-内酰酰胺(如青霉素钠)完全降解。”“根据经验,18ml的四环素酶37摄氏度下2~2.5小时,或25摄氏度以上3小时条件下能将1吨原奶内含有的200ppb四环素类(如四环素)抗生素完全降解。”

    尽管如此,但CBN记者目前尚不清楚检测假“无抗奶”技术效果以及在行业的施行情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