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过度包装需标本兼治

2009/5/18 13:09:33 来源:化工易贸网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包装要求》”)。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指标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同时,针对饮料酒、糕点、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过度包装现象较为严重的商品,标准指标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该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近些年,以豪华月饼为代表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包装只是商品的外衣,再豪华、再漂亮最终也都会被丢弃,成为美丽的垃圾。在2006年教育部收录的汉语新词中,就有“美丽垃圾”一词,足见过度包装风头之盛。尽管多个政府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对过度包装现象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最严重的月饼过度包装,似乎也陷入“年年整治,年年露头”的怪圈之中。

    不下猛药,难起沉疴。既然商品过度包装已成反复发作的顽疾,那么对它的治理就不能仅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层面,必须找准病因,标本兼治。此次出台的《包装要求》国家标准,便是一剂治本之药。标准规定:“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这一规定比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治理“豪华月饼”时作出的“月饼包装不得超过月饼本身价值的25%”规定明显要严格;而且,这项规定由去年征求意见稿中的“推荐标准”改为“强制标准”,可见规定之严,体现标准用药之猛。

    当然,即使药力够猛、药量够足,也不一定就会收到沉疴立起的效果。要知道,过度包装是一种社会性疾病,它不光在企业身上发作,也积存于许多消费者的心里。从心理学层面分析,过度包装背后隐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理性及非理性的双重博弈,而这种博弈的关键点在于,商品因为过度包装而发生了价值变异,在实用价值之外,它还被附着了交际(易)价值,从而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礼品。所谓交际(易)价值,指的是礼品能够体现送礼者的“心意”和“面子”的功能,它属于“符号价值”的范畴,实用价值这时也就蜕变为这些功能的载体。

    礼物商品的过度包装和高档化的实质,在于掩盖在“礼物文化”后面的虚荣和腐败,这很容易使一些消费者陷入“送礼者博弈”的怪圈。在这里,无数个人的“理性”博弈导致的恰恰是社会整体“无理性”(浪费)的结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过度包装在企业那里表现为生理疾病,而在消费者身上则显示为心理疾病。

    心病还需心药医。要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包装现象,根除送礼博弈心理痼疾,政府方面不仅要通过法制化手段引导、规范商家的行为,还要针对当下社会消费风气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加强对消费者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以及树立文明礼品文化风尚的宣传教育,督促商家建立良性的、长久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以根除隐藏的腐败市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