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仿瓷餐具就是“有毒餐具”?业界专家大解码(2)

2009/5/18 17:10:00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仿瓷餐具:“有毒餐具”?

  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12月对部分仿瓷产品(包括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进行测试,发现部分企业在生产中添加了具有安全隐患的脲醛树脂,有些企业甚至全部使用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

  今年3月份,具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15个品牌的仿瓷餐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4个品牌的产品不合格。

  其实,早在2008年12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就已组织检测机构和专家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检查,并指导各地展开查处工作。

  2008年12月30日,北京市组织开展市场、商场、超市等销售的餐具(盒)执法检查工作,对销售无证生产企业生产的密胺塑料餐具餐盒坚决予以查处,并将其下架清出市场。

  仿瓷餐具为何招惹如此“非议”?这还得从三聚氰胺说起。

  三聚氰胺,因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密胺树脂,英文缩写MF。作为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是制造仿瓷餐具不可或缺的原料。

  市售合格的仿瓷餐具,大都是用密胺树脂制作加工的。其物理和化学特性都与小分子三聚氰胺不同,无毒性,与加入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完全不是一回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国际上,将密胺树脂用来做餐具的并不鲜见。

  有关环保专家说,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器具在日本也很普遍。日本规定密胺塑料容器溶出三聚氰胺量最高不得超过每升2毫克。日本相关标准规定,作为制作食品容器的树脂必须保证在60℃的情况下,30分钟内不能让三聚氰胺溶出(即不得检出)。由于日本厂家都严格遵守规定,到目前还没发生任何伤害人体健康的事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