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猪”你平安吗?(2)

2009/5/20 11:42:15 来源:荆楚网

  对策:调整种猪群体

  加强猪病防控

  指标管理降低饲养成本

  第一,调整种猪群体。过去一些养猪企业和专业户,看到市场不景气,安于现状,重点抓节约,忽视猪群的调整,特别是忽视对种猪群的调整。实际上,种猪是整个生猪生产的龙头,关系到整个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养殖户只有不断提高种猪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猪市场好时,土杂猪也能卖出好价钱;猪市价格下落时,优良种猪优势才能显现。因此,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要及时更新品种,放开手脚加强选育测定,为生产高效优质猪肉,赚取更多利润打下基础。

  第二,加强猪病防控。过去,不少养殖户在猪市场低谷期将猪群保健、免疫、驱虫程序放松或减掉,只抓治疗,结果是疫病暴发和流行。待市场好转时,养猪企业无猪可供,这是惨痛教训。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养殖户不仅要继续抓好猪群保健、疫苗免疫、消毒灭源、驱虫灭鼠以及清洁卫生等工作,防止疫病的侵入和蔓延,而且还要落实防疫各项责任制,越是在猪价低谷期越要注意人流、物流和车流的控制和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尤其要加强生产人员的出入管理,杜绝疫病的侵入。待市场好转时出成绩、出效益。

  第三,靠指标管理,降低饲养成本。过去在市场行情不景气时,有些养殖户随意改变饲料配方,应用劣质低价豆粕、鱼粉,导致饲料中蛋白质或其他营养成分不足的饲料,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浓度,导致饲料报酬降低。怀孕重胎猪、哺乳母猪和初生仔猪、产前20天母猪营养缺乏,可直接导致仔猪初生重降低、弱仔增加、母猪泌乳力降低、仔猪死亡率增加,并且还影响生猪出栏时间,从而间接地降低了生产效益,增加了生产成本。

  当前,降低饲养成本重点应该靠指标管理,设定各饲养阶段的料重比指标,计算出各增重阶段猪群各种饲料的饲喂量。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计划执行,杜绝饲料浪费现象,从而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此外,猪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在90公斤以前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90-100公斤后,猪的生长速度减慢,脂肪沉积加快,饲料报酬也降低。因此生猪体重超过100公斤,料重比升高,胴体瘦肉率降低,背膘增加,生产效益也降低。因此,养殖户应结合市场实际,让生猪及时出栏。(王家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