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三鹿破产后遗症:经销商“寻债无门”

2009/5/23 11:58:39 来源:中国经营报

     寄希望通过破产程序、以“快刀斩乱麻”方式解决三鹿所有遗留问题并非易事。

    6月将至,原三鹿经销商按照当初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的承诺,开始打听剩余40%未结货款的处理办法,但是却发现“寻债无门”。“我们这些天找了当地政府、三鹿破产管理人、河北三元,但是他们相互推诿。”安徽安阳原三鹿液态奶经销商王经理抱怨说。

    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政府要求三鹿经销商垫资收回问题产品,并在事后于2008年11月底和2009年1月分别支付了经销商各30%货款,累计达到6亿元。

    对于剩余40%,按照之后石家庄市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建国在公开媒体通报会上的承诺,“将在接管工厂开工后半年后还清”。 经销商称,政府方还应诺,若届时不能付清,或将以生产出来的奶粉等产品“抵债”,即“以货抵债”。2008年12月末,三元正式租赁三鹿核心资产并投入生产。按此计算,这笔货款的偿还时间应该是2009年6月份。

    不过,凡此种种并未最终落实到文字。“我们当时要求签订书面协议,但政府称召开全国媒体新闻发布会,已经完全可以说明问题”,原三鹿奶粉河南经销商张福新说。

    眼见时限将至,一切依旧“静悄悄”。采访中,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此事现在由新华区政府负责。记者按照指引拨通新闻区区长热线后,对方则表示不清楚,称三鹿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应当由三鹿工作组、即破产小组处理以前债权债务问题。但破产小组处的两部办公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此前负责此事的三鹿工作组秘书长赵文峰称,目前自己已经离职,不清楚事情的进展。

    记者随后找到参与破产小组工作的徐文莉律师,她称“工作组只负责债权申报”,当记者追问,究竟谁现在负责当初承诺的40%、应该找谁时,她不耐烦地表示“我不知道”。 “这样的结果在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专家李曙光教授认为,由于当地政府的事先介入,三鹿债权债务问题自始至终就错综复杂,“尤其在进入破产程序后,一方面需要兑现政府的还款承诺,另一方面还必须遵守破产法程序一步步执行。”经销商反应,如果6月之前对货款如何偿还仍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他们将考虑重新集合起来前往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处讨要说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