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布下“安全网”打响“保胃战”

2009/6/30 15:17:01 来源:今日瓯海

  我区目前共有2890家食品经营单位分布在全区各地,但由于经营者素质普遍较低,辖区又地处城郊,存在较多隐蔽的地下食品加工窝点,食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今年以来,区工商分局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民生热点,着力加大监管与引导力度,确保市民“食无忧”。

  宣教结合

  让食品经营户知法懂法

  区工商分局利用远程消费维权系统,向全区573名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联络员远程授课,宣教《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食品经营资质要求、经营条件、经营行为及违法后果等内容,提高依法经营意识;印制2000余份《食品安全法》宣传手册,分发到每位经营户手中;联合卫生、药监、质监等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在6个工商所注册大厅设立“食品安全知识党员宣传服务岗”,向前来年检验照的食品经营户发放《食品安全法》宣传单,让每位经营户都能知法懂法,加强自律。

  引导督促

  让食品经营店诚信规范

  区工商分局在全区128家食品批发单位全面推行“一票通”制度,要求其开具的票据格式与零售商进货台账内容格式统一起来,提高进销货台账登记质量,做到食品安全可溯源监管,并通过对辖区8家印制企业产品质量、报价等进行综合对比,指定2家印制企业作为“一票通”凭证印刷单位,规范凭证供应渠道。

  区工商分局还在全区13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商场(超市)创建,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商品质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销毁、临界期商品专柜销售、无理由退货等五项制度,并配套建立食品监管电子查询系统、商品质量信息公示栏、临界期商品集中销售专柜、无理由退货处、创建工作台账等;二是明确“零虚假、零侵权、高质量”等三大管理指标;三是设立12315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监督联络站点,就地及时解决

  消费纠纷。区工商分局还在校园、景区、社区、农村等地建立了192家放心示范店,温州大学城百信超市被列为全市先行试点单位。

  从严查处

  问题食品无处藏身

  区工商分局高度重视食品的源头污染治理,注重加强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测。截至目前,共抽检场所1235个,抽检各类食品25633批次,其中不合格2220批次,退市销毁不合格数量达4353.43公斤。同时,加快推进全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进度,指导新桥等3家农贸市场争创“全市十佳文明规范示范农贸市场”,为辖区群众提供一个高档便利的购物场所。
  今年上半年,区工商分局开展各类节假日市场食品安全检查、不合格乳制品及固体饮料专项检查等20多次专项整治大行动,共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15803户次,取缔无照户164户,查获相关案件12起,查获假冒“葡萄酒”1000多箱、镇江醋4824瓶、“绿箭”口香糖12万片、“阿尔卑斯”棒棒糖23.52万支,查获无照经营食用油65吨。

  巧借外力

  人人参与食品监督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区工商分局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打造“食无忧”工程。一是整合护村队资源。在梧田街道组建一支由21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和110名护村队员组成的“新农村消费维权先锋队”,开展食品店督查、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抽检、食品加工点暗访等工作。今年以来,“维权队”共协助查处无照食品黑窝点76个。二是依托个体民营企业协会资源。在区个民协6个基层分会分别增设“副食品店专业委员会”,成员由182名食品经营业主组成,开展食品安全创建经验交流观摩会、协助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等。三是优化批发业主资源。指导经营信誉良好的新桥天天红副食品批发店成立辖区首家区域性商品配送中心,主要配送对象为辖区650多家小食杂店,占全区小食杂店总数的近1/3。四是深挖村居干部资源。将132家“放心店”名单编入“7171”便民服务手册发放给各村居和社区居民,由村居、社区党员干部定期不定期对“放心店”开展监督检查。五是激活高校学生资源。组织99名温大城市学院社团骨干学生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志愿者队伍”,与辖区375位小食品经营者结对,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监督和协助做好进货台账登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