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中美加紧合作促进食品安全

2009/7/1 10:57:03 来源:环球在线

    6月29日佛罗里达报道:由于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疾病案例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对于国际市场的食品供应链感到忧心。IBM上周发表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相信食品公司“所开发和出售的食物产品是健康有益的”的美国消费者不足五分之一;而有六成的消费者对日常购买的食品感到不放心。

    中国和美国共同为国际市场的食品供应安全担负着主要责任。认识到这一点,两国正加紧合作确保业内产品的高质量。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去年开始在中国开设监管办事处,为当地的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减少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其进口管理部主任多梅尼克·维内兹亚诺(Domenic Veneziano)表示,管理局希望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管理局去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总办事处,并于今年5月在广州和上海开设了分处。北京办事处现有两名监督员,7月份美国总部将再派来两名人员。

    同样,中国也计划在美国开设相应的办事处。

    对于药物出口,管理局会在产品投放市场前进行授权质量检查,而对于进口中国食品,管理局则会收集中国公司的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和公司开发认证程序。

    管理局最新推出的“安全供应链”试验程序将跟踪美国所进口的药品及药品原材料的制作及运输过程。处理受感染的鱼类是比较危险的领域,管理局正在测试新的第三方认证程序,以便美国公司对中国出口者进行认证。

    “我们必须与国外的相关部门合作,监督产品生产的过程,” 管理局国际项目发言人丽塔·查培尔(Rita Chappelle)说。“我们希望为边境的工作人员提供更详尽的资料,以便他们检查上岸的产品。”

    前任管理局监督员克莉丝汀·霍夫里(Christine Humphrey)说,今年4月管理局拒绝了249批来自中国的货物,相比3月的217批有所上扬。

    然而,对中国的职责似乎言过其实了。据霍夫里表示,中国是美国第三大海鲜进口源,所以很多产品的运输会被在港口被延误。

    现任职于律师事务所的霍夫里说,“为什么总是针对中国?我不知道。相比起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中国有什么不同呢?管理局对此的反应过于武断了。”

    霍夫里现在的合伙人米切尔·富尔斯特(Mitchell Fuerst)负责处理与中国贸易相关的事务,他也同意在许多食品召回事件中,中国并不应该负主要责任。他认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中方沟通的问题,而是美方监管有漏洞。美国生产者不向中方索取质检的记录,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双方的合作。

    现在,管理局向中国提供长期质检不过关的中国进口公司名单,而中国也开始处罚这些公司并没收其牌照。美国国内的法规,如《食品安全促进法案》,也向美国公司施加压力,敦促业内人士认真执行规定。

    注:本文刊登于6月29日中国日报(美国版)第4版

    (作者:Shearon Roberts 中国日报(美国版) 编译:黄千懿  编辑:孙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