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东北大豆危机调查:国家产业政策转变成燃眉之急(2)

2009/7/2 13:04:1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期:调整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油脂加工的来源区。由于种植的品种等因素,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里,榨油只是一小部分,是最粗浅的阶段。”罗时惠表示:“这就造成了我们用最短的地方和对方最长的地方去比较,没有把利润、增值的部分体现出来。”

  因此,罗时惠认为,第一,中国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都集中在黑龙江省,从产业布局看就不合理。第二,应发挥中国非转基因大豆高蛋白的优势,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如果只停留在加工程序的第一步就不再做了,怎么跟人家去竞争?第三,对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种豆积极性,应该用健全的机制和团队去开发市场,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让他们放心去种大豆。国内现在是一季种粮,然后随行就市,以现货的方式卖给当地油厂或贸易商。在这种过程中,没有任何回避风险的机制,农民对接的市场非常狭窄,基本上是封闭的,有成本的投入,没有风险抵御能力。相关部门应用好期货市场、物流条件、仓储能力,帮助农民规避风险,打破农民现在总是处于被动的状况。

  “国外农民有准确的市场保障,因为有大豆期货交易机制,借鉴国外成熟的机制,如果能够帮农民把品种改良好,提高生产技术,然后再解决好中间环节对接市场,中国大豆的种植一定会做得很好。”罗时惠说,临时性的补贴政策只能缓解一时,没有完善的产业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远期: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

  2008年,黑龙江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达5958万亩,实现总产量126亿斤。2009年预计为5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为120亿斤左右。

  对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为主,形成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黑龙江省农委建议,这一区域的大豆是世界的宝贵财富,珍贵、稀缺、蛋白质含量高,应大力宣传这一非转基因大豆及其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优势,引导农民和企业改变原有生产和加工结构,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非转基因品牌。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陈永昌则表示:要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保障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发展壮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和加工群,建立和打响品牌效应。

  除此之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黑龙江省官员还建议:“对非转基因大豆应进行立法,建立保护区,加强对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保护,建设非转基因大豆品种库,实行非转基因大豆的地理和物种保护制度。”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