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黑榜也要公布

2009/7/10 13:00:11 来源:烟台晚报

  1—6月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910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286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合格率为96.9%,饮用水合格率为91.9%。(根据7月9日《烟台晚报》)


  这结果令人欣喜。但转念一想,96.9%和91.9%,说明仍有部分产品和饮用水存在着问题。

  一旦有了问题,就要勒令这些违规企业改正,就应该进行“无情”曝光,不用“遮遮掩掩”。在以往的一些案例中,我们曾见过公布红黑榜,却只公布了红榜,黑榜被“忽略”了。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理,看似在“保护”某些企业,实则变相降低了他们的违规成本。

  每每,破坏食品安全的事件,都让我们为之不齿;每每,看到不法企业的“黑心”行为,都让我们义愤填膺。7月7日的《烟台晚报》报道了莱阳市工商局接连在柏林庄镇端掉5家非法从事餐具消毒的黑作坊,其密集程度、加工环境的恶劣状况,令人震惊。无论轰动全国的“毒奶粉”事件,还是“红心鸭蛋”、河北新乐“黑心肉”、广东佰易免疫球蛋白事件,都引起过社会强烈反响。唯利是图的背后,是淡漠社会责任,是蚕食诚信在作祟。因此,加大曝光,加大不法企业的违规成本,迫在眉睫。用违法高压线来“吓退”违法者,符合法治精神。同时,摆脱时而“来一次”的突击检查,将执法常态化,并给群众提供畅通的举报途径,也是立体保护的重要举措。

  食品安全黑名单,不但要曝光,要上榜,更要见一个,“宰”一个。(姜春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