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宗庆后:娃哈哈把资金留在国内 不会闭关锁国(2)

2009/7/13 16:22:54 来源:《经理人》

  把资金留在国内

  《经理人》:娃哈哈与达能目前都已处在静默期,舆论也忙于应对金融危机而降低了温度,但是彼此关系是否就此不了了之?另外,因过去与外资合作的不愉快,娃哈哈是否以后将“闭关锁国”,这对中国企业界与外资合作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

  宗庆后:达娃双方“失合”以来,舆论分成两派,有人认为我缺乏合约精神,更有学者担心娃哈哈因在国际商业游戏规则上的缺失,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形象,当然也有舆论支持我们这样做。

  有关我们与达能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争议,我已经与舆论界沟通了无数次,但是最后有一个结果必须看到,为什么我们在国内与达能的官司总是能赢?中国也是一个法制国家。

  现在我们双方都处于静默,就是等待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结果不会超过今年。实际上我们做了两手准备。而仲裁没有出来之前,我无法再发表任何意见。需要告知的是,我们完全依法走的是法律程序。娃哈哈历史上惟一的一次与外资的合资宣告失败后,并不意味着娃哈哈就将“闭关锁国”。

  争议以来,我始终考虑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和外资合资?我们需要什么?外资需要什么?这些问题不仅我要回答,而且希望能引发中国企业的反思。中国企业与外资合资,必须要拿到技术和管理,而后才应该是资金,但是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得到技术和管理,相反却在高成长期向对方贡献了高额回报。我们与达能的争议点关键不是我们给予了对方高倍回报,而是在回报上我们没有得到对方承诺的技术和管理。而当中国企业在做强后,自己培育出管理和技术后,会发现在局部竞争中,我们已经超越对方,那么合作还有什么意义?

  我从没讲过娃哈哈不会再与其他外资合作,但是合资必须要有双方的互补,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我们都可以互相交换,但是只以资金的硬合作,我建议中国企业要学会放弃,因为早晚会因小失大。

  《经理人》:“达娃之争”中,娃哈哈一直是扛着振兴民族企业为己任大旗的,在金融危机中,娃哈哈又是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宗庆后:企业效益不好而裁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坚持不裁员,则说明企业有对社会的责任心,但是有一些企业效益也很好,但是却还是去裁员,能说是优秀的企业吗?当然,正常人才流动除外。

  娃哈哈的员工总数已达26000多人,作为我个人,很感谢员工在去年做出的努力,让企业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在金融危机下,集团没有裁员,还实施了涨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员工、对社会的负责。我觉得这是中国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另外,我代表娃哈哈集团也履行了向国家建言的责任,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国企业,比如建议进行税制改革,减轻企业税负,因为目前企业税赋太重,导致企业无力创新,核心竞争力得不到提高,增加员工收入自然也无从谈起;建议放开农产品价格,为农民增收,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产品出口,以便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建议提高个调税的起征点等。

  《经理人》:最近中铝收购力拓案失败,这给企业界留下了很大思考空间。不过在部分专家看来还是提倡和鼓励中国优势企业继续海外抄底。按娃哈哈的实力,也有能力出海,但一直没有任何消息表明娃哈哈有这样的战略意图,这是否说明娃哈哈要将中国本土化战略进行到底?

  宗庆后:尽管集团在海外出口也有每年1000多万美元,但是对比娃哈哈的内需业绩来说,并不占主流,也因此整个集团公司并没有受外部经济影响,但是海外市场,集团还是会加大力度。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获得国际市场,我们还需要慎重。

  有专家认为,目前是中国优势企业海外抄底的最好时机,但是我认为这样风险过大,因为中国的所谓优势企业,还只能说它有多少现金储备,说它规模有多大,而不是品牌能力、企业技术、并购经验等等。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抄底拿到了别国的企业,如何制定自己的话语权也还是大问题。我的建议是在国内先要深挖内需,把资金留在国内,通过规模化,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吸纳就业人口,解决国内需求。(沈伟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