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误服加料减肥药 瘦身惨变精神失常

2009/7/18 8:57:56 来源:广州日报

  ●“绿色保健品”不可能速效瘦身,减肥药有严格适应症

  ●减肥是场“持久战”,需长期控制饮食和运动,光靠吃药难奏效

  夏季到,“减肥”又成了爱美女性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市面上以“速效瘦身”、“绿色天然”为卖点的保健品销售火热,有些产品甚至宣称“一嚼就瘦”。然而,日前成都十余女性服用减肥保健品后,出现精神失常而必须住院治疗。广州也有师奶吃减肥保健食品吃到精神恍惚,晚上不睡觉。

  广东多位专家指出,保健食品如能“速效”减肥,很有可能违禁添加西药成分。即使是合法减肥药,也有严格的适应症。与其指望靠药物、保健品瘦身,还不如通过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肥更“靠谱”。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周晓红副主任医师、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马文君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祖辉博士


  新闻回放

  加料“减肥果” 全国被“通缉”

  19岁的四川女大学生小宋从今年年初开始在网上购买“减肥果胶囊”服用,每日连服3颗,平时不怎么吃东西,晚上还有精力整夜地不睡觉。她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总是怀疑自己受到监视,后来被确诊为 “精神分裂症”。

  45岁的广州居民陈姨通过电视直销和朋友推荐,分别购买了两种减肥保健品。一种是号称可以七天速瘦的“绿色纯天然食品”,一款号称可以排毒减肥。服用后,她几乎每天都拉肚子。一周后,人的确苗条了不少,但严重失眠,常感到胸闷。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她白天人精神恍惚,还会出现幻觉,觉得有奇形怪状的动物在追逐她。

  其实,这些所谓的“减肥药”是具有减肥效果的保健品。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等,但私自加“料”,其中药物盐酸西布曲明、奥利司他是最常见的。而我国规定,除了具有“药准字”的处方药,任何食品、保健品不得添加西布曲明。

  记者从药监部门了解,近日,国家药监局已紧急通知各地查处五类名为“减肥果”(Superslim)的减肥胶囊。这些产品标示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在普通市场和互联网上进行销售,但并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