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食用油后市走势及操作策略分析

2009/7/24 11:12:16 来源:期货日报

  2009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资金、品种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食用油行情经历较大起伏。目前国内食用油市场整体呈现弱势振荡,如何把握后市价格走向,采取何种操作策略?笔者拟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解析。

  上半年国内食用油市场走势分析

  2009年以来,主导国内食用油行情的核心因素发生过4次转换。

  第一阶段从1月1日至3月16日,在经历过2008年暴跌后,国内食用油市场处于休养生息,恢复信心阶段,这期间出现市场对油菜籽旱情的短暂炒作;第二阶段从3月17日至5月13日,以美国国债回购为导火索,食用油各品种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针对2008年过度暴跌展开技术性反弹;第三阶段从5月14日至6月10日,原油出现趋势性反弹,商品整体价值中枢抬高,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强化;第四阶段从6月11日至今,基本面弱势转化,期价以二次探底的方式快速调整,但资金强烈博弈,行情运行充满矛盾。

  考察当前食用油市场,不能局限于食用油本身,还要将其放置于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中去观察。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食用油基本面在主导行情,而是交织着众多外部因素,如资金流动性,通货膨胀预期等,下半年这类因素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下半年对食用油行情产生的核心影响因素有: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在流动性宽裕背景下,相对于基本面因素,商品投资需求将强化资金力量对行情的影响能力,市场或将带有清晰资金引导市特征。

  食用油基本面及技术层次分析

  豆油

  基本面上,USDA7月月度报告中预期2009—2010年度,全球豆油产量3738万吨,消费3728万吨,期末库存从257万吨降低到244万吨。其中,中国消费997万吨,年比增48万吨,期末库存14万吨,增加2万吨。相对于全球大豆供大于求的形势,豆油供需关系处于均衡态势。

  从技术层面看,外盘豆油走势关键在于美国豆油期货持仓结构转换,即非商业基金持仓动向。截至7月7日,非商业基金豆油持净空单15661手,这是其自2005年底以来排名第三的净空持仓,其余两次分别为去年12月9日的17827受,当时豆油为30美分/磅,还有今年年3月17日的18402手,豆油31.5美分/磅。非商业基金平多反空是近期推动豆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从历史数据看,非商业基金在豆油上的最大净空是在2005年2月创下,时为38849手。但还需注意的是,当时基金在此阶段连续加码抛空6周,净空单向增加24700手,美豆油期价下跌4%。这些数据表明,每当非商业基金在豆油上持净空单超过1万手后,豆油期价下行空间会很有限,没有超过8%。与之对应,美豆油30美分/磅以下空间封闭。

  国内方面,大连豆油指数呈现头肩顶,顶部最大宽度为700(7950-7250),指数最大回调支撑为6550(7250-700),这一位置也是3月底起涨位置,调整幅度上也和棕榈油1001合约一致。在外盘的指引上,美国豆油也正是调整到3月底起涨位出现走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