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严格白酒消费税税基负面影响有限

2009/7/28 13:18:44 来源:中信建投

  事件:《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将于8月1日起实施

  暂定实施的该《管理办法》在延长一个月后,重新启动。将于8月1日起实施

  这表明政府在整顿白酒行业避税潜规则方面所下的决心。我们认为这与解决政府财政收入紧张没有太大关系。白酒行业通过设立内部或者合资销售公司方式来降低税基、减少纳税的做法由来已久。潜规则已经变成明做法,对国家税收制度的严肃性形成挑战。该《管理办法》正是从严格企业纳税行为,完善政府监管职能角度出发公布的。不涉及税率变化,不涉及对行业政策的判断。我们认为更不涉及对白酒消费的重大影响。

  简评:对高端酒负面影响较明显

  一、该《管理办法》的核心是提高税基

  关键词一:70%、50%

  即白酒企业卖给销售公司的价格不足销售公司卖给经销商价格70%时,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就要重新核定销售公司价格(这就是纳税的计价基础)。70%的数字超出市场上预期的50%或者60%的传闻。但在具体核定价格时,会根据销售规模、利润情况在50%--70%之间核定。越是利润高、规模大的白酒种类核定价格越高。这对高端白酒更为不利。

  关键词二:价格核定更为严格

  主管税务机关应将白酒生产企业申报的销售给销售单位的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各种白酒,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上报至国家税务总局。税务总局选择其中部分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关键词三:涨价与重新核定

  白酒企业上下调整销售公司价格连续3月份幅度在20%,税务机关将重新核定。这说明未来白酒企业涨价幅度受到一定限制,核定价格将是动态的、持续的进行。

  我们认为:由于多数公司这个价格都达不到70%,因此需要重新核定的范围将会很大,这意味着白酒品种税基提高将是普遍的,不过是程度上有差异。短期内对白酒公司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白酒涨价能否全部化解税收增加因素?

  案例一:某一白酒公司,原来公司出厂价是220元,销售公司出厂价是439元,

  不涨价,《管理办法》前后纳税差异:220*20%=44元,439*60%*20%=52.68元,每瓶多纳消费税8.68元。按照新《管理办法》,涨价前后纳税价差:如果涨价50元,则消费税计税金额为(439+50)*60%*20%=58.68元。按照新《管理办法》,涨价前后的纳税价差就是6元。

  也就是说,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即便是企业涨价,如果不能涨到20%,也不能完全弥补纳税差异,每瓶还有2.68元的增加支出(8.68元-- 6元),如果该品种销售量为10000吨,则总计多支出税费5360万元。

  案例二:某一白酒公司,原来公司出厂价价是39元,销售公司出厂价是78元

  由于公司销售价格较低,公司出厂价还是按照原来的50%核定,则消费税收不变。如果白酒也涨价10%,则企业多增加利润。

  如果按照60%核定,增加税收1.56元/瓶。(78*60%*20%—39*20%)=9.36元—7.8元如果涨价10元,则税收变为(78+10)*60%*20%=10.56元,10.56元—9.36元=1.2元,如果按照10000吨销售量计算,则多支出税费2400元。

  我们认为,新《管理办法》的实施短期内对白酒还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高端白酒影响会明显一些。因为它们本身价格高,利润高,涨价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价格差最高会到70%,因此税费支出增加也就会很多。

  茅台和五粮液(24.15,0.15,0.62%)符合“利润高、产量规模大”的条件,未来公司价与销售公司出厂价之间的价格差很可能按照70%计算,则增加的税负就会更多。案例一如果重新按照70%计算的话,则每瓶多支出税费就是10元左右,远远超过2.68元。但如果相对于企业20几个亿的净利润而言,这种增加支出还是很有限的。

  投资建议:税收不会改变白酒行业较高增长的趋势,也不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维持对茅台、汾酒和老窖的增持评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