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立秋贴秋膘 食物进补讲究多(3)

2009/8/5 15:31:32 来源:新华网

    “贴秋膘”要适可而止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每到立秋这个节气就“贴秋膘”的习俗。对于这种习俗的来历,可能存在多种说法,但广为人知的是,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经过夏季辛勤的劳作,为了弥补劳动者身体的亏损,到了立秋这个节气,就要杀猪宰羊,做些营养比较丰富的菜肴,给那些壮劳力补养身体,也就是所谓贴秋膘。有些乡下人进了城,这个习俗也随之带到城里。可以说,在生活水平低下、物质条件比较缺乏的年代里,贴秋膘这个习俗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保护我国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然而,时至今日,贴秋膘这个习俗也应与时俱进,有所转变了。这是因为近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脂肪摄入量增加已经出现了营养过剩,尤其是脂肪摄入量的问题更为突出。据调查,一些大城市的居民油脂的消费量已远远超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所规定的摄入量指标,以致肥胖者层出不穷,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应该说是不必贴秋膘的。否则,很可能会雪上加霜,诱发或加重病情。对于农村居民和正常人群而言,平时以素食为主的人,到了立秋的时候,在身体和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贴秋膘的。但要注意“贴”得适度,讲究饮食卫生和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以免把好事变成坏事。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注重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才有益健康。

    历数“贴秋膘”六大弊端
 

    “贴秋膘”弊端之一谨防酸碱失衡:

    正常人血液的PH7.3~7.4,呈弱碱性,利于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人体具有自动的缓冲系统,能自身处理好酸碱的关系,从而使血液酸碱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但是,这种机体自身的缓冲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借着秋季凉爽,食欲大开、大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等成酸性食物 ,超过了机体本身的耐受程度,就可以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导致血液性酸中毒,最终形成“酸性体质”,这就很容易使人患上目前很时髦的“代谢综合症”( 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肥胖等)。另外,您的牙齿也不容您大嚼肉食!我们都长有32颗牙,其中20颗臼齿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其他种子类食物;8克切齿用于切咬蔬菜和水果;只有4颗犬齿是用于撕咬肉类食物的。老天爷安排您只有1/8的牙齿是用于吃肉的、不能大嚼呦!

    所以 忙于“贴秋膘”的时候,不要忘了多吃些新鲜的、时令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菌藻类、茶叶、豆类及豆制品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这样,才能使“代谢综合症”不侵犯到你!免得“得不偿失”。

    “贴秋膘”弊端之二谨防毒素蓄积:

    “贴秋膘”敞开肚子大吃鸡鸭鱼肉“势必使得体内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过量堆积,天长日久就会造成体内氨、氮、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的蓄集,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精神萎靡,乏力、倦怠,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古人云:“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现代保健的重点不在补不足,而是泄有余。人的肠胃好似一个港口,必须进出平衡,如果船只、货物堆积,超过了港口的负荷量,必然引起船只互相碰撞,阻拦,进出不能, 这个港口也就成了一个死港臭港。这说明及时清除体内毒素很重要。

    蔬菜五谷比起肉食来,不仅容易消化,而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刺激肠管蠕动,使粪便很快地排出体外,这就减少了毒素对肠壁的毒害作用,可以及时地清除肠中垢腻,预防大肠癌,保持身体健康。理想的排毒食物有燕麦、荞麦、薏米等五谷杂粮;红色的番茄、红辣椒、草莓、樱桃;橙黄色的胡萝卜、玉米、橙子、柿子、南瓜、红薯;绿色的新鲜蔬菜;蓝紫色的蓝莓、黑莓、桑椹、葡萄、茄子;白色的菜花、银耳、金针菇;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等,在使您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大增清除体内毒素的颜色密码。

    “贴秋膘”弊端之三谨防钙质流失:

    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质的吸收,但是过量的蛋白质则可造成钙质的大量流失,引起缺钙的一系列症状(如高血压、痛经、结肠癌、失眠、脾气暴躁、蛀牙、生长迟缓等),又是目前形成骨质疏松症的元凶。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蛋白质的饮食。富含高蛋白质的食品在人体内呈酸性。而人体无法承受血液中酸碱度激烈的变化,于是,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当体内的钠用光了的时候,就会启用骨骼里的钙。这样一来,你摄入的蛋白质越多,机体所需中和的钙的数量也就越大,不管多少钙也不能调整由此所造成的人体蛋白质的失衡,即高蛋白质饮食会引起钙缺乏症。有人曾做过试验A组:每天食用80克蛋白质,会造成37毫克的钙流失;B组:每天食用240克蛋白质外加补充1400毫克的钙,钙的流失量不但未减,反而增加到每天流失137毫克。这说明:高钙质的饮食并不能阻止由高蛋白质饮食造成的骨质流失。正常的蛋白质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的蛋白质为宜,并要酸碱平衡。

    “贴秋膘”弊端之四谨防肥胖:

    适当的“贴秋膘”确实有益于恢复体力,但若“管不住嘴”-----贴补过分,相对于现代人又总是“迈不开腿”-----运动不足,摄入热量与所你消耗的热量不能等量齐观的话,摄入与排出不平衡,很易导致“秋胖超重”,尤以中心型肥胖(腰围大于臀围)为多。古人云:“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肥胖乃百病之万恶之源!医学专家经20年的调查研究认为:腰围明显大于臀围者:糖尿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9倍;冠心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5倍;胆肾结石发病率较正常人高4~6倍;胖人易早衰/死亡较同龄的正常人高出25%~50%。所以应采取积极的对策:“管住您的嘴,迈开您的腿”,即少吃多运动,多吃些减肥食品:如红小豆、辣椒、冬瓜、竹笋、黄瓜、洋白菜、兔肉、发菜、苦丁加绿茶等,避免“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的发生。

    “贴秋膘”弊端之五谨防痛风:

    “贴秋膘”大多有吃烤肉、吃海鲜、涮火锅的习俗,会摄入很多的如肚丝、百叶、腰花、脑、鸭肠等动物内脏、水产海鲜(干贝、虾、海鱼)、芦笋和蘑菇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佳肴配美酒,啤酒、白酒纷纷进肚,加之活动少、肥胖,日久天长,必会由于机体发生“嘌呤代谢障碍”而引发痛风的发作。在秋季痛风发病率很高。而两大瓶啤酒内含嘌呤70毫克。当食用高嘌呤食品后宜进食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菌藻类、牛奶及奶制品等碱性食物,以使体液尽量“酸碱平衡”或趋向“弱碱性”。并要每日饮水或果汁(樱桃汁、葡萄汁、芹菜汁)饮料1500--3000毫升(8至10杯)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并促使尿酸盐排出体外,并使流经肾脏的尿酸浓度降低。

    “贴秋膘”弊端之六谨防厚重秋燥:

    “燥为秋之主气”如多食肉类食物,补得太厚重,很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秋季宜多吃些汤汤水水的食物,食粥不失为一保健养生之良策,可在粥中加入梨、萝卜、芝麻、银耳、百合、菊花等润肺祛燥的食物,如栗子粥、梨子粥、芝麻粥、胡萝卜粥、菊花粥、百合银耳莲子羹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