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湖州长兴9人食用自采野蘑菇 8人中毒1人死亡

2009/8/12 15:06:35 来源:食品产业网

  江浙一带有两三百种蘑菇,专业人士也很难凭肉眼鉴别是否有毒

  专家提醒:预防野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夏季是野蘑菇中毒的多发季节。日前,湖州长兴发生野蘑菇中毒事件,9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昨日,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发出预警:有些市民喜欢凭经验鉴别蘑菇是否有毒,这是十分不可靠的。误食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较高,预防野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应急办主任杨海龄讲述了事件经过:8月7日14时45分,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接到湖州市卫生监督所电话报告,长兴雉城镇开发区9名打工者因食用自采野蘑菇导致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经了解,9名食用野蘑菇者都来自云南,在长兴雉城镇开发区打工,8月4日下午在长兴县委党校的后山上自采了一些野蘑菇回家煮烧,食用后先后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随后送往医院救治,医院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蘑菇中毒,并对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其中一名患者因医治无效死亡,两人病情危重,其他几名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杨海龄介绍,夏季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是野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节。在江浙一带分布的蘑菇有200至300种,其中毒蘑菇在浙江就有十多种。因为毒蘑菇没有明显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凭肉眼鉴别,市民如不仔细辨别、鉴定而采食野蘑菇,很容易因食用毒野蘑菇而导致食物中毒。

  杨主任提醒:有些市民喜欢凭经验鉴别蘑菇是否有毒,这是十分不可靠的。如果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可能会出现剧烈恶心、昏迷、呕吐等现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食用毒蘑菇中毒会引起溶血性胃肠、肝脏中毒,严重者会引发全身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目前对误食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殊疗法,病死率较高,所以预防野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最好到正规的菜市场或超市购买蘑菇。一旦误食了毒蘑菇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附近医疗机构寻求救治。同时,建议保留毒蘑菇样品以供医生救治参考。”

  【如何鉴别有毒蘑菇】

  蘑菇给人体提供了大量营养,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学会鉴别有毒蘑菇,谨防食物中毒,也是重中之重。下面提供了四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误食了有毒蘑菇,应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