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杭州鲍鱼卖出白菜价 人工养殖业兴起压低市场价(2)

2009/8/20 14:47:18 来源:浙江在线

  温州等地

  实验性海域养殖已经开始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张立宁研究鲍鱼养殖多年,他向记者表示,浙江省的鲍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温州洞头等地。“从以前的坑道、网箱以及室内养殖等方式,到现在部分鲍鱼养殖已经‘海上作业’。通过海域养殖,对育苗、饵料、养殖等各个环节的把握,我国南北杂交的黑鲍品种在浙江海域已开始实验性养殖。”据张立宁介绍,野生鲍鱼肉质较厚,口感相对较好,卖相也不错。“其实,野生鲍鱼和人工鲍鱼均为高蛋白海味。”

  温州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苏立其表示,旗下的鲍鱼养殖基地产量在1—2万只/年。“养殖品种为皱纹盘鲍,个体较大,鲍肉肥美。价格方面,相比批发价40元/斤的福建黑鲍仍要高出一大截,对一些普通酒店餐馆来说,门槛比较高。”

  苏立其说,随着市场需求加大,浙江的鲍鱼养殖规模有所增大。“但和福建、大连相比,浙江的养殖规模总量偏小。”

  人工鲍鱼

  与野鲍营养价值差别不大

  动辄上百元的高价野生鲍鱼,与便宜至“白菜价”的人工养殖鲍鱼相比,两者是否单凭营养价值就能一分高下?记者向郑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同大小、品种的鲍鱼,尽管肉质、口感、外形上存在差异,但单从营养价值上看,两者相差并不大。”郑先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记者随后采访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野生鲍鱼因为外捕作业、产量降低等因素,资源上相对稀缺,买家对此心理价格较高,但营养价值相差并不明显。“随着鲍鱼养殖技术的提高,人工鲍鱼的质量也逐步提升,可与野生鲍鱼相媲美。”

  而杭城一家餐馆的运行总监余先生认为,餐馆里的高价鲍鱼菜,一般都选择野生品种的干鲍,而不是鲜鲍。“就是将新鲜鲍鱼风干后制成干鲍鱼。”如野生澳洲鲍味道鲜美、肉质嫩滑、营养丰富,进价在200—300元/斤,单只重量在1斤之上。“野生鲍鱼越来越少,价格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了。”

  不久将来

  鲍鱼或将成为“平民菜”

  张立宁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连等地就开始养殖人工鲍鱼。“那时舟山也加入过鲍鱼养殖的队伍,但因为规模小,还处在试验性养殖的过程中。”张立宁说,现在省内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鲍鱼养殖的市场潜力。

  “考虑到室内养殖鲍鱼,需要较严密地控制场地、长期电力抽水、人工照看等高生产成本,以及前期高资金投入,不少投资者显得比较谨慎。”张立宁坦言,鲍鱼人工养殖是一种发展趋势。“去年,十一长假期间,我们将温州产的人工养殖鲍鱼运往杭城市场销售,市民反响不错,当时市场售价远高于46元/斤的福建鲍鱼。”

  业内人士分析,仅以坑道养殖100万头鲍鱼为例:100万头坑道养殖鲍鱼场,投资总额约为1000万元。其中资产投资650万元,生产成本为350万元。如果养殖成活率可达90%,按照正常销售年份的最高销售价格40万元/吨计算,销售收入可达1368万元,投资回收期2.56年。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在广东、福建等鲍鱼产地,普通市民对人工鲍鱼的认可度较高。“像广东一年的鲍鱼消费量达到了800—1100吨,市民吃鲍鱼不一定要上馆子,去水产批发市场淘几只回家自己烹饪。按照60元/斤的市场价计算,普通鲍鱼已不再是‘奢侈货’。”

  “相信用不了多久,杭城市民买鲍鱼就和去农贸市场买大闸蟹一样。”业内人士预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