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糖价涨了近一倍 海南含糖食品“按兵不动”

2009/8/24 16:03:27 来源:网友

      由于白糖的主要产地印度和巴西减产,导致国际糖价迎来大牛市,近期屡创近30年高点。国内糖市也显得人气兴旺,上周五,白糖期货价格在5000元/吨,现在回调到4600元/吨,但仍比去年价格涨了近一倍。

  白糖贵还是不贵?

  “一斤糖都比不上一瓶饮料。原来白糖与猪肉价格相当,猪肉已经涨到十几元,而糖价还是几元,十几年还是这个价格。一斤糖涨了几毛钱怎么就说贵了?”省糖业协会秘书长符致英希望,糖价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糖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资料、油料价格和运费、人工费的攀升,其它农作物价格上涨了几倍,食糖价值与市场价格长时间背离,严重地影响了蔗农的稳定收入,影响了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综合利用的投入。

  他认为,食糖价格的上涨并非毫无根据。糖价保持在4500元/吨是比较合理的,这样才有利于调动蔗农和企业的积极性。

  糖价跳跃式上涨

  今年春节前白糖出厂价格降至2888元/吨,节后一路走高,八月份更呈现跳跃式上涨,每吨从3900元涨到4200元,可以看到几个月来食糖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从最高价到最低价形成了1400元的落差。海口新港码头批发市场的售价也从每袋(100斤)147元涨到了217元。

  符致英分析,国内主要产糖省区今年糖料种植面积普遍减少,全国初步统计较去年减少二百多万亩。考虑到今年气候有利于甘蔗生长,单产可望提高,全国产糖量估计与2008-2009年榨季基本持平,但是下年度食糖消费将继续呈现刚性增长,明年国内供应可能偏紧。同时,国际下年度市场食糖供应将继续存在缺口,目前全球食糖库存量已处于历史低位,国际糖价已达到6000元/吨,食糖进口可以排除。因此,糖价上涨当然在意料之中。

  现货将涨到4500元/吨

  符致英分析,今年3月份,全国2008-2009年榨季产量1243万吨的数字出来后,减产了241万吨,海南也从51.67万吨降到46.15万吨。形势明朗后,糖价开始上涨。他说,价格继续看好,糖价值得期待。有人乐观估计明年春节前后糖价将涨到4500元/吨。

  八一糖厂负责人则表示了不同的观点。他说,目前,国际、国内供需还是比较平衡的,看好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10月份新糖上市后,老糖会不好卖。同时,几百万吨的国家储备糖是否投放也是一个未知数。

  价格飙升对销售影响不大

  “糖价飙升对销售的影响并不大。由于食糖是必需品,同时还是食品加工、餐饮业等必备的原料,就是价格高也要买。”海口新港码头批发市场一位林老板如是说。他一天大概能卖出100多袋,与糖价上涨前没有太大差别。

  与那位林老板一样,一位姓蒙的老板娘也是淡然看待糖价的起伏。她经营糖业已有十几年。这么多年来,糖价波动一直都很大,小厂看大厂,大厂看国际,每天的价格都可能不一样。开市时都会先问厂家价格,即使是昨天的价格进货,今天价格变动了,也要跟着市场卖。她刚刚与一家糖厂签订了为期十天、50吨的购买合同,价格为4200元/吨。她说,这样,如果糖价一直上涨,她也能保证自己的利润。

  现象一:含糖食品暂未涨价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各大超市,采访了相关企业,目前海南市场价格均有变动。

  昨日,记者在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了解到,目前糖果、饮料等商品价格没有明显变化。临近七夕情人节,巧克力的价格也与去年同期持平。100克左右的礼盒装价格基本在35元到45元左右,还有一些比较便宜的小品牌,价格在十元左右。家乐福的公关经理陈玉告诉记者,尽管白砂糖价格上涨,但是目前卖场还没有接到糖果、牛奶、饮料等用糖商品厂家的涨价通知。据她介绍,即使厂家提升了进货价,作为一家大零售企业,他们也不会轻易调整价格。“我们进货量大,商品种类多,有足够的能力和空间进行价格缓冲。”

  “糖价上涨不会影响我们产品的价格”海南欣奇食品有限公司吴总表示,对于甜点、面包等食品而言,糖在成本里占的比重很小。“糖本身价格并不高,我们的用量也有限。”吴总表示,糖价一时上涨不会造成面包、蛋糕等食品的价格波动。

  据了解,糖占饮料生产成本的20%,糖价上涨对于饮料行业来说有很大影响,但是,记者了解到,目前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厂家并没有涨价的打算。业内人士分析,市场竞争大是主要原因,另外,销售量大也使得厂家能够暂时自主承担成本压力。

  中秋节临近,月饼销售黄金期恰好是糖价最高的时候。日前,记者从各大月饼企业和各大酒店获悉,月饼价格将维持去年的水平,不会涨价。“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不敢贸然涨价。糖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只能通过内部消化。”一位月饼商对记者说。

  现象二:市民认为贵了就少用

  三伏天,一些市民常在家里煮绿豆汤下火,糖是不能不用的。“白糖、冰糖是比前阵子贵了一些,但还能承受。糖贵了,煮东西时少放些。”市民张女士说,糖不是必需品,每天用的也不多。她希望,面包不要提价。

  内地来琼的刁小姐告诉记者,平常她比较喜欢甜品,喜欢在豆浆里加白糖,喜欢用冰糖煮梨,价格便宜就多放些,涨价了就少放点。不过,她表示,涨幅不大,何况也不当饭吃,所以还是有能力承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