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东盟蔬菜进重庆 建农产品加工园

2009/8/26 16:00:52 来源:重庆日报

  泰国飘香的大米,缅甸丰富的豆类,东南亚新鲜的热带水果……它们都有希望在重庆实现加工、集散。昨日下午,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渝北区人民政府、市外经委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就促进和深化重庆和东盟在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拟携手共建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为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和中国的农产品能够实现快速便捷中转搭建平台。

  8月15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从明年1月1日起,自东盟进口或对东盟出口的产品中,93%都可实现零关税。而农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东盟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地区,出口的第二大地区。

  “携手东盟建设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有利于推进中国和东盟更加紧密的农业经贸合作。”渝北区区委常委彭光远在研讨会上提出,重庆是中国京广线以西惟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并拥有中国第一个“水港+空港”保税港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优势明显。尤其是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的建设,将重庆和东盟的距离与海上通行相比缩短了60%以上,到新加坡仅需7天左右,使之成为离东盟最近的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加之重庆的政策和配套优势,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必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

  由此,我市拟在渝北龙兴片区建设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至25平方公里。该园区分为农产品暨食品加工区、农产品仓储物流区、农产品贸易区、综合配套服务区、重庆-东盟商务区等五大功能区。以农产品暨食品加工区为例,主要用于热带水果、海产品、蔬菜、优质粮油等资源性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而仓储物流区主要为农产品、食品提供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保险、制冷、仓储等服务。

  对此,缅甸驻华大使U Thein Lwin称,中国和东盟人口加起来有19亿,都需要满足他们的食品需要,携手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是双赢之举。缅甸是农业国,盛产稻米、各种豆类,如果园区能够作为免税区,并共同研发农产品长期保鲜技术,双方的合作前景可观。

  而在马来西亚驻华农业参赞诺莱尼看来,这个项目将加强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农业交流,双方可在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拓展、食品加工等方面取长补短,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尽全力支持这个项目。

  会上,马来西亚知名物流企业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率先向重庆伸出了橄榄枝,与渝北区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国-东盟(重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毗邻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工业城斥巨资打造8.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以重庆为基地,打通中国与东盟的陆上物流通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