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水产养殖贴士:鱼虾混养模式的探讨

2009/9/9 9:57:43 来源:水产前沿

    投喂虾料


  近年来,对虾高密度精养的成功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养殖面积并未明显减少;在各种各样的混养模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鱼虾混养的养殖面积也没有显著增加。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鱼虾混养能否解决对虾精养面临的问题?未来对虾的养殖该如何发展?我们试图从养殖的基本理论出发,发起关于鱼虾混养模式的讨论。

  □文/图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毛善军 常华

  一、对虾精养面临的问题

    随着池塘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精养越来越困难,养殖成功率一直较低。尽管恶劣的天气等不可控因素是诱发对虾养殖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严重的有机污染和因为养殖品种单一而导致生物修复的弱化,是造成对虾养殖底质、水质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对虾发病的主要原因。

    1、有机污染严重:高密度的对虾精养造成了大量的残余饵料和代谢物质的沉积,池塘中的有机污染极其严重。研究表明,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池水中COD不断升高,年平均为10mg/L,最高时达19.9mg/L。如果遭遇台风暴雨天气,池水中的COD在短时间内可由5.6mg/L攀升至30.0mg/L。池水COD过高是诱发对虾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水中的COD超过10mg/L时,对虾极易发病。

    2、生物种群单一: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与细菌密度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不同的浮游植物抑制或促进不同的细菌增长,不同的细菌也影响浮游植物的增长;一种优势藻类的水体对应于一种或一类种群结构的细菌组成,一旦某种或某类藻类异常增殖或减少,都可能引起水中细菌组成和数量发生改变。对虾精养池塘中的养殖品种单一,导致了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群单一。

    3、有机物循环不畅:池塘中的生物单一直接导致了有机物质的循环不畅通,有机物积累严重超出了池塘的自净能力。大量的有机物质会为弧菌等异养菌提供丰富的营养,为对虾病原菌的大量暴发埋下隐患。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如遇阴雨天气,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残饵、粪便、生物尸体等大量的有机物在短时间内被分解、脱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对对虾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对虾食欲下降、体质变弱,抗病力降低,从而暴发疾病造成大量死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