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石家庄市“山寨”饮品藏身三大区域

2009/9/12 10:49:06 来源:河北青年报

     “康帅博”冒充“康师傅”、“大个核桃”楞充“六个核桃”……每到销售旺季,饮料卖场便会出现外包装、产品名很相似的“孪生兄弟”产品。为了规范市场,9月9日,石市首届“知名商品保护”论坛在石家庄市工商局召开。在会上,石市工商部门和饮品企业代表对打击“山寨”饮品的难点进行了剖析。

    “山寨”饮品集中在三区域

    工商部门和参会企业一致认为,目前石市范围内“山寨”饮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农村边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市区的大型批发市场三大区域。

    石家庄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处长殷小平表示,仿冒名牌产品的除了黑窝点企业外,还有些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嫌自己创品牌太费劲儿,就搭名牌的便车。如“大个核桃”仿“六个核桃”等,用相近的字形、字体,相近的谐音来仿名牌。

    “不少企业会在商品包装、装潢、商标、标示上疏忽。”殷小平提醒处于成长阶段的饮品企业,要让企业走得更长久,就越要注意对商标的保护。

   “山寨”产品冲击企业品牌

    此次参会的15家饮品企业,都有过和“山寨”饮品斗争的经历,而“山寨”饮品也给这些品牌饮品生厂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每年,‘山寨’露露的销量至少能够占到露露销量的十分之一。”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柏平告诉记者,目前露露已经发现的“山寨版”露露就有40多个版本,而仅仿蓝白相间的包装就有10多种。一年365天,基本有300天的时间厂家都在打假。

    君乐宝市场部经理刘敏轩表示,“山寨”饮品对知名品牌的冲击非常大。“一旦消费者将‘山寨’产品误认为是品牌产品后,对品牌产品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也会间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打击“山寨”产品需联手

    据悉,为清理“山寨”饮品,石市工商局曾多次组织查处。在7月中旬,石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夏季饮品集中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共查扣涉嫌违法的饮品整装4178箱、散装30441件,没收非法商标标识瓶盖1.4万个、瓶标2.5万张、包装膜120公斤。昨日,所有查扣的“山寨”饮品、包装等都在栾城进行了集中销毁。但追查“山寨”饮品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仿冒产品只有露头了才能打,但是如果能够在还未露头前就扼杀,就能够彻底根除。”石家庄旭海果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旭建议,也可以效仿国外的做法,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者不能承受造假成本,会极大减少造假者的出现。

    “应企业的要求,我们准备将论坛常态化。”石家庄市工商局副局长孙贵莲表示,此次论坛建立了工商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今后石家庄市工商局还要与企业建立一个定期沟通的机制,与企业联手打击“山寨”产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