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中国食品安全信心审慎回归 从忧心忡忡到放下心来(2)

2009/9/24 14:34: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乳制品业经历凤凰涅磐

  “如今市面上买的牛奶有一股久违的奶香味,这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之前的状况有明显区别”

  在去年的一片质疑和指责后,许多外国媒体还是对中国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报以肯定的态度。这段时间,以痛苦的嬗变为代价,中国乳业步入了正轨,中国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深入人心。

  去年的9月11日,当时的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发出声明,称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公司决定立即对当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此后,事态发展有如“雪崩”,事态迅速波及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一年之后,香港《南华早报》回顾了这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社会代价。“三聚氰胺婴儿奶粉造成至少6名婴儿死亡和将近30万名婴儿生病,这是中国出现的最严重的食品污染事件。” “21名奶粉企业负责人、中间收购商和奶农受到刑事罪名指控,多名政府官员被免职。”其中包括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

  痛定思痛,在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之后,一场变革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展开。

  2008年10月9日,《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在国内正式施行。“对奶制品从农场到货架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

  《日经产业商报》记者多部田俊辅注意到,中国乳制品巨头“彻底加强对原料奶的管理”。比如一家乳制品巨头派驻了近8000名检验人员对挤奶设备等进行24小时监督。运输原料奶的车辆也加装了GPS定位系统,彻底杜绝混入三聚氰胺的可能。而另一家乳制品巨头则向在奶农家里设立的挤奶站派驻指导人员,确保原料奶品质。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比如,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一年之后的今天,不只一位石家庄市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如今市面上买的牛奶有一股久违的奶香味,这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之前的状况有明显区别。

  从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2009年9月8日披露的一项最新测评结果显示,中国液态奶行业用户满意度得分为76.2分(满分为100分),评价处于“较好”水平。这被认为是国内消费者信心回归的一项重要证据。

  有肯定也有疑惑和质疑

  “政府采取的措施确实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是,这些措施是否能解决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和利润所带来的问题?”

  当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和改变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的乳制品,而是整个中国食品行业。《南华早报》如是概括:“一个积极的结果是,大陆的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

  针对“三鹿问题奶粉”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法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