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对新季大豆收储政策的一些想法

2009/10/30 14:26:48 来源:和讯网

  一. 大豆收储的必要性

     2009年随着新大豆的逐步上市,国储收购这个热点话题再次被市场关注,虽然国内大豆今年受到天气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美国产量维持高位给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大豆是一种季产年销的作物,如果任由大豆价格大幅波动,会由大豆传导至豆油、再至农副产品,由于农副食品价格占CPI的比例较大,最终会对宏观经济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维持大豆及农产品价格整体稳定,对国家整体宏观指标至关重要。

  二. 国家大豆收储价格代表什么?

      2008年末,国内大豆价格受到金融市场巨幅震荡的影响,期货价格较2008年高点下跌超过50%,豆农及整个大豆产业链都受到重创。为保护农民利益,中国政府分别于2008年10月、12月和2009年初,多次大规模的大豆连续收储行动,按3700元/吨的市场价格,收储计划总量为750万吨(600万吨临储加150万吨中央储备),政府这一规模空前的收储行动,令市场信心大受鼓舞,大豆价格出现强劲反弹。

     近期市场对2009年大豆收储价格揣测颇多,笔者无法判断收储价格是否高于去年,但我相信国家对粮食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因此,大豆价格是否比去年高,与去年相差多少,我试问,很重要吗?一个收储价格就能保证今年大豆维持在一个相对价格不回落了?一个价格就能使我们的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了?这个价格就对2009/10年度全球大豆定价体系构成“决定性”的作用了?

     回到理性的角度,笔者认为大豆收储价格对国内市场的标杆作用不容质疑,但由此就判断大豆价格就会以此为底部,我认为过于草率,而且我认为今年的大豆收储政策将可能会出现调整,建议各位投资者更加关注国家后续政策。

     三. 2009/10年度的大豆收储的一些政策猜想

    2008/09年度的收储造成的结果是,对国内大豆价格止跌企稳,但企稳的代价是国内大豆退出流动环节,国外大豆则乘机填补市场空缺,造成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国内大豆加工产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市场较为低迷,整体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笔者认为,今年大豆收储价格可能是第二位的,如何能够让国产大豆以及其他油籽类作物进入流通环节,使其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这才是当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产业链关系理顺,既可以保证种植油籽农民的整体利益以及油籽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还可以使国内油籽价格对市场更有话语权。

     我判断,今年油籽收储政策可能由去年仅对原材料的初级商品收购,转为既保证一定量的油籽收购,又会采取较为灵活的补贴政策使油籽加工企业接受此价格,开工生产消化库存。

    近期,笔者看一主流大片,其中的一句台词让人感触颇深,“地存人失,则人地皆失:人存地失,则人地皆存”,我们国储收大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收大豆,更多的还是需要保证国产大豆和其他油籽价格的稳定,保证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