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应升级为智能化(2)

2009/12/23 13:07:01 来源:慧聪网
   智力成果垒成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设备能够自行监测、识别、预警和排除故障,进行自我诊断和恢复。何会长举例解释道:“比如在饮料灌装过程中,一般的旋盖操作无法保证瓶盖松紧适度,过松可能导致漏气,而过紧则可能导致裂盖。企业过去的做法是在生产线上安排员工检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效率低下。但是运用了智能化技术的设备能够自行识别盖子是否松紧适度或发生裂盖。”

    智能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多年经验和智力成果的结合。企业需要积累非常多的设备运行资料和数据,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计算,找出哪些地方最容易出现故障并制定操作标准,最后再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识别。何会长继续说道:“在上面例子中,研发该智能识别和控制旋盖操作的系统的企业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最佳的旋转角度和力度,并将其作为标准。然后在旋盖机构上安装一个伺服控制装置,它能够监测旋盖操作的角度和力度,只有符合了标准,才算合格。”

    智能化发展趋势引起国内外包装设备制造企业的关注。他们不约而同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何会长说:“智能化是更高级的自动化,需要融入企业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我国的食品包装企业显然不比国外的企业,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年轻创造奇迹

    克朗斯、KHS以及西得乐等企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和广泛的品牌认可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发展历程才得以实现。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则显得“年轻”和“稚嫩”的多。“十岁”就上市,成为国内液态食品包装领导者的达意隆可以称之为奇迹。但是这个奇迹的诞生也是自有其道理的,据何会长介绍。他说:“达意隆去年完成了5亿左右的销售额,十年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他们为了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最开始的单纯的罐装设备供应商转变为整线产品全方位的供应商。另外为了保证配件和包材的质量,他们不得不自己购买或生产设备配件以及包装瓶。同时,他们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他最后说道:“代表国内领先水平的供应商在设备的制造精度上已经逐渐赶上国际较大的供应商,但是在创新理念的执行力度和产品智能化设计方面,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据何南至副会长介绍,在经济危机影响最为深入的2009年上半年,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销售收入仍然保持了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这个增长也许要归功于他们服务的是食品工业这个民生工业,服务于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相比之下,出口额和新产品产值增幅的急跌则让人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经济寒冬。我国包装设备出口的“制胜法宝”便是价格,然而经济危机来临,它的威力便大打折扣,因此我国包装企业还必需掌握更多威力更大的“法宝”。另外,受经济危机影响,食品企业对新设备的谨慎使得我国本就创新不足的包装机械行业的创新降至“冰点”,新产品产值为二十年来最低。尽管何会长对明年的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但是相信我国包装机械行业之后需要在产品创新与经验积累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创业初期的失败与成功是痛并快乐着,而立足长远,我国的包装机械企业需要做到创新并积累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