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调研报告之二——国外应用追溯系统现状(2)

2009/12/24 13:03:02 来源:商务部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70%的牛肉产品销往海外。通过实行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澳畜产品得以顺利出口欧盟,总值约每年5200万澳元。NLIS是一个永久性的身份系统,能够全程追踪家畜的出生到屠宰。家畜个体采用经NLIS认证的耳标或瘤胃标识球来标识身份,牛迁移到新的地点时,农场、寄养销售场或者屠宰场的射频身份读取器将读取并在NLIS数据库中记录其移动。NLIS的优点是,通过将胴体信息与家畜个体生产数据关联,改善管理和提高育种决策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提高家畜个体记录准确性。

  (四)日本

  日本政府已通过新立法,要求肉牛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农场的追溯系统,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身份号码,获取他们所购买的牛肉的原始生产信息,作为对疯牛病的反应,该法规要求日本肉品加工者在屠宰时采集并保存每头家畜的DNA样本。

  二、国外情况分析

  (一)建立追溯系统的动机

  1、追根溯源,控制疾病影响。自从1986年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欧盟率先进行了肉牛和犊牛的可追溯性研究,欧盟各国均建立了牛及牛肉标识追溯系统。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是在本国发生疯牛病后,纷纷引入了肉牛全程标识追溯系统。目前,追溯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病源,扼制疫情扩大。2、设立壁垒,保护本国产业。欧盟建立追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立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欧盟将肉品可追溯作为一项准入门槛,既针对来自欧盟国家以外的国家,也针对新加入欧盟的其他成员国。3、打破壁垒,促进肉品出口。澳大利亚NLIS系统使澳实现了畜产品从牧场到屠宰场的全程跟踪监测,获得欧盟认可,其牛肉对欧出口额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二)政府管理模式

  以欧盟、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由一个独立的或专门设立的部门对肉品追溯进行统一管理。尽管美国采取了多部委共同负责的模式,但事实上对于某一特定产品,仍由单一部门对其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这种一部门负责到底的管理模式集中了资源,大大提高政府产业规划、政策研究以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严格监管

  立法上,各国对食品可追溯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牛肉制品和生鲜水果、蔬菜都要具有可追溯功能,同时要求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肉类产品从2005年起必须具备可追溯功能;美国通过联邦立法来要求动物产品必须使用标识;日本通过立法要求牛肉产品必须可追溯。

  信息管理上,美国NAIS信息系统(其数据库包括国家养殖场信息库和国家动物记录信息库)、澳大利亚NLIS数据库等都属于国家级别数据库,对录入的信息有统一的标准,由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分析。同时,各国均开始或已经制定法律支持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