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兰溪“芥子园”“叫板”传统黄酒酿造模式

2010/2/2 10:32:11 来源:网友
   从事酒类酿造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传统的黄酒酿制最常见的基本工艺流程均需经过:大米—浸米—洗米—蒸饭—拌曲发酵—封缸养醅—压榨—澄清等环节,这种固态发酵方法千百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也没有人想到需要改变,尽管这种工艺损耗多,成本高,而且不符合现代卫生要求。
    有没有一种酿酒办法可以做到既节能降耗又环保,而且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并且与现代化大生产流程和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相吻合?
    回答是有的。近日刚刚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发明专利证书的兰溪芥子园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竹林和他的同事们的底气更加足了。
    王竹林等人拿到的发明专利名为“大米全液态发酵酿酒工艺”,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黄酒界惟一的一个发明专利。
    作为传统金华酒的传承者,王竹林在黄酒酿造这一行里一干就是30年,这期间,与金华火腿一样也是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的金华酒一直不温不火,甚至逐渐走向衰落。以他自己工作过的两个企业兰溪市酿造厂、兰溪酒厂为例,生产工艺落后、能耗大一直捆绑住了企业的脚步,再加上营销的薄弱,直接造成了企业的举步维艰。改制后的兰溪芥子园酒业有限公司同样面临困境。一句话,如果不创新,企业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
    王竹林和公司里毕业于浙工大发酵系的工程师赵宝成、生产厂长吴若能从2002年开始,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样对传统黄酒酿造模式进行“变革”。他们在进行研究试验后发现,以液态法生产发酵技术为核心,集成了黄酒、啤酒等生产工艺技术,以全碎米为原料,经液化酶液化,加麦曲、黄酒专用酵母和食用酒精,调节糖化与发酵的平衡,就可以改变传统黄酒酿造工艺。而且,他们还发现,用大米碎米为原料,使原料成本大大降低,更提高了出酒率。采用全液态化生产方式还省却了浸米、洗米、蒸饭、淋饭等环节,工人们也直呼“省心多了”。
    在兼任金华酒行业协会会长的王竹林看来,黄酒行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同时也是朝阳产业。“芥子园”公司原本在金华是最早生产啤酒的,现在已经放弃啤酒专门酿造黄酒,目前的年产量超过5000吨,规模居金衢两市第一位。通过技术革新,耗水量下降了一半,粮食也节约了百分之三十,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酿出来的酒更加香气浓郁,口味鲜甜醇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