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警方取走涉案雪碧产品 可口可乐称销售已受到一定影响

2010/2/2 13:16:05 来源:凤凰网

杨颢

    2个多月过去了,北京的两个“雪碧中毒事件”受害者,仍在等待真相。

    2009年11月7日,在北京西单的一家豆捞坊吃饭时,21岁的马赛从一听雪碧中喝出了大口水银。2个多月后,2010年1月17日,北京中学生王晨再次中招,在喝了一听从超市购买的雪碧后,王晨汞中毒住院至今。但现在,他们仍不知道谁是祸首。

    “我们怀疑,这是产品出厂之后,有人恶意破坏。”2月1日,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主任陈翊,对本报记者坚称,“经我们排查,在生产环节,绝对没有汞进入。”雪碧为可口可乐旗下主要品牌之一。

    但西单豆捞坊的雪碧产品供应商——亿星华源商贸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没有做手脚,应该是厂家那边的问题”。

    2月1日,通州区刑警队在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表示,“这个案件目前正处在刑侦阶段,不方便透露具体案情。”可口可乐方面也称,“我们正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以期尽早水落石出。”

    “目前还没有确定究竟是哪一方的责任”,这是“雪碧中毒”事件的全部进展。而在寻找“真相”的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则集体保持着沉默。

    不幸的是,王晨成为了一个牺牲品。谁会是下一个?

两起“中毒”事件

    1月17日中午,王义军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王晨,在学校旁边的“秋收满超市”买了一罐听装雪碧,喝到第二口时,感觉“像吃了果冻一样”,王义军把把罐内剩余的雪碧倒入玻璃杯,“发现一个黄豆粒大小的银球”。当天下午,王晨便开始头疼、眩晕,在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汞中毒”。汞,俗称“水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