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毒奶粉”借尸还魂羞辱了谁

2010/2/2 14:48:12 来源:网友

  1月31日下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参与医卫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提到,“因为2008年还有一批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没被销毁,现在有的又流到市场上去了。”但她没有透露这批问题乳制品的数量以及流向。(据2月1日《广州日报》)

  南方网:三聚氰胺卷土重来再问食品监管

  值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思考的是:两年来,有关毒奶粉事件的处理模式是否存在漏洞?反思的中心词大概离不开法治二字。三聚氰胺新案例已被认定是未销毁的毒奶粉作乱,证实了一种处置不善的延迟效应。非刮骨无以疗伤,国民不可能永远困在2008年。因此,对新案例的定性不该与过去切断关联,否则很难获得正确的立场,也就很难彻底摆脱。

  曾颖:三聚氰胺何以屡屡“越狱”?

  这该死的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乳制品,为什么会像热门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那只恶贯满盈的灰太狼,无论被打得多扁还是搞得多惨,都会叫嚷着:“我会回来的!”而事实上,它也总能找到办法,借尸还魂,重出江湖。其实,准确地说,三聚氰胺乳制品并没有真正远离我们的生活,尽管有知名企业为之崩溃了,有官员为之下了台,有人为之负了刑责。但它一直如幽灵一般,悄然躲在离我们并不远的地方,窥探并测试着我们的警惕性。

  当然,相对于以往,这次有关部门坦承事故发生,并积极处理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仅仅做了第一步,而接下来,还需要有更多的公开信息,去打破消费者的疑惑和恐慌心理,给节日期间消费者的欢乐心情和屡受挫折的奶业,以必须的信心。

  冯海宁:官员复出 三聚氰胺所以也重出江湖?

  “三鹿事件”成为导火索,引燃一轮官员问责风暴,但问题官员随后纷纷东山再起。由于部分官员复出与问题奶粉重现的时间点接近,因此有人戏称,“问题官员能复出,问题奶粉为什么就不能重出江湖?”

  显而易见,监管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问责不力、惩罚不力。如果对失职官员进行严厉问责以 “杀一儆百”,试问还有多少官员敢于轻视食品安全?让人遗憾的是,奶粉事件后果相当严重,而失职官员却轻松复出。如果对问题企业进行严厉惩罚,还有谁敢于拿三聚氰胺奶粉继续出售?

  南方日报:三聚氰胺超标为何阴魂不散

  导致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阴魂不散,自然是利益使然。开展乳品和乳制品专项整治,能摸查出到底有多少问题奶粉流入市面、流向何方,并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在食品安全领域,只有切实从源头、各个环节进行堵塞,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付出代价,才有可能还民众一个安全。正如没有检不出的物质,只是要不要检和要花多大成本检的问题一样,没有抓不了的食品安全,只是要不要抓和要花多大力气抓的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