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张田勘:先有潜规则 后有毒豇豆

2010/3/1 8:44:48 来源:凤凰网

- 议论风生

    随着海南省三亚市英洲镇和崖城镇毒豇豆调查的展开,中国食品[6.77 -0.59%]安全的一些痼疾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调查中,海南种植豇豆的不少农户坦言,到底什么农药可以用,什么农药禁用,他们不太了解,只是听其他村民介绍某种农药很管用就去买来用。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将虫灭掉,能长得好看就行了。但是,对于国际上早就禁用的高毒农药,国家农业部也早就明令禁止。

    因此,问题的真相在于,禁用的农药并非宣传不到位,因为早在2004年,海南省就明令禁止“甲胺磷”和“水胺硫磷”这两类高毒农药在省内销售和使用。但是,一直禁而不绝。

    主要是因为高毒农药成本要比常规农药低4-6倍。其实,也有其他原因。例如,生产农产品[15.54 0.06%]的人并不吃这样的产品,即使吃也懂得如何尽量去除毒性,例如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在日常食用豆角时,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用盐水或温水最少浸泡半小时后再炒。另外,农民多年使用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也阻碍着农药新品种的发展与推广。
 
    海南有毒豇豆体现出食品监管的薄弱和无力,还在于生产者和经营者抱有侥幸心理,以为产品的毒性检查不出来,很容易铤而走险。事实上,海南的毒豇豆现在没法查出使用高毒农药的农户到底是谁,因为每天收满一车货(4万斤)往往需要跑几十个收购点,涉及几百个农户。

    此外,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没有最终负责者,而是相互推卸责任,潜规则盛行。例如,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三亚市农业局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崖城地区豇豆检测的检测员说,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外省的很多运进海南的蔬菜也会被查出问题,例如白菜有机磷超标,但通常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

    由此看来,如果利用业内的潜规则处理,公众吃到的很多都是检测合格但实则有毒的食品。因此,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在制度缺失,而在于基层的监管和无数潜规则的流行。

□ 张田勘(学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